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原基础部,1987医学系分化建立,1995随学校更名为大学后,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学院涵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基础医学三个学科群。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各6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7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等。为全国、省级多个一级学会专委会会长、副会长单位。

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先后涌现了一大批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学术影响深远、医史文哲皆通的中医名家,如:李斯炽、吴棹仙、邓绍先、何伯埙、孔健民、刘述机、邹仲彝、宋鹭冰、曾应台、陆闻鸿、黄念田、郑孝昌、王廷富、李克光、郭仲夫、陈潮祖、陈治恒、梅光慧、邹学熹、郭子光、张之文、张家锡、张家礼、卢崇汉、傅元谋、邓中甲、王米渠等;同时,还拥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专家,如:潘祖禹、匡调元、宋熙、姚鸣春、杨纪曾、李述宗、周邦靖、李永义、陆懋宣、黄秀凤、郑军、骆永珍、祝彼得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余人,学科内有高级职称90,专兼职硕士生导师72人,博士生导师28人。有柔性、全职引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首届国医大师1名、首届全国名中医1名、首届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18名、国家级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5人;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名,四川省名中医18名,四川省教学名师5名;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13名、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等各类优秀人才;引进协和、中科院等优秀博士47人,培养博士后40余人。已形成一支水平过硬,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近五年来,以本为本,深耕教学获突破。开办国家一流专业中医学5+3”传承特色班“邓绍先班”,强化中医思维,早跟师,早临床,师承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面向全校医学相关专业开展医学基础教学,为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支撑。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方剂学)、1个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温病学)、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中医经典课程),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应用心理学),省级线上一流课程4门(《方剂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各家学说》),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方剂学》《温病学》《伤寒学》),线下一流课程1门(《金匮要略》),省级虚拟仿真项目1项(基于中医“肾阳虚证”SOD1蛋白印迹分析的虚拟仿真实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伤寒学》)。为教育部中医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方剂学》和《温病学》课程联盟理事长单位,《金匮要略》和《各家学说》副理事长单位。主编、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50部。牵头主编全国中医师承系列教材,开创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新时代。主编的“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获教育部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温病学》《生理学》获人卫社首届融合教材奖;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主编“十四五”规划教材13部、副主编28部。主编全国首套中医师承系列教材6部,主编行业内颇具影响的中医药高级丛书多部。获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10项,单项奖2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示范教材讲课比赛教学名师奖2项;第八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1项;第三届“泰盟杯”高等学校医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网络大赛三等奖1项。

近五年来,建强平台,交叉赋能创成果。2019年获批四川省院士工作站,并被评为省优秀成果工作站在全省推广。获批学校首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持续推进中医藏象生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筹建。与好医生药业集团等联合建设中医药干细胞研究院,建成标准化SPF动物平台。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个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科技厅青年团队2个。建设有科研创新中心,有方向明确的以院士、杰青及学科带头人等领衔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PI科研创新团队。近四年新增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最高IF=23.168,近两年高被引论文10篇;出版论著26部,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学会奖等多项。

学院牵头建设学校中医学术传承中心,在全国聘任知名中医专家14人担任传承导师。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以传承中心+传承工作室+传承团队+传承型人才培养、师承教材、科研项目、学术活动一体的传承培养体系。开设中医学“5+3”长学制传承型人才培养的邓绍先班,把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创新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全国特色;2021年全国首开中医经典类学科本硕博连读招生,强化传承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形成以中医学术传承中心建设为依托、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活态传承为核心、多层次传承型人才培养为抓手的中医传承新范式,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成中医方案,推动传承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近五年来培养本科及研究生近800人,与一流大学等联合培养56人。研究生发表SCI论文 159篇,中文核心期刊130篇;在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等。学院老师指导学生获全国经典知识竞赛一等奖、四川省解剖学会首届“云解剖”知识竞赛团体第一名等。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秉承精诚明德,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院训,团结奋斗,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建设具有成中医风格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基础力量!                          

2023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