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示范课——《中药学》
《中药学》
1.中药学课程建设历程
①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本课程建设历史悠久,通过几代中药学前辈的共同努力,不论是课程还是教材,在全国享受盛誉,影响广泛。凌一揆教授率先在全国主编《中药学》教材,构建课程框架体系并录制有《中药学》课程全程教学语音授课资料。张廷模教授组成团队率先在全国建成《中药学》网络课程,2003年教育部评为优秀,同年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为四川省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张廷模教授录制《中药学》课程视频,下载量高达近200万,影响巨大。
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课程内涵。2017年为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以来,在爱课程平台运行6次。尚有张廷模教授中药学录像课。优化丰富了课程体系。2020年春季,利用爱课程平台SPOC专区及各形式,开展中药学线上线下教学。
③带动辐射、团队成长:本课程建设,还促进了教材、团队和学科建设。团队老中青结合,主编规划教材21部,国家局级重点学科、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承担教改课题20余项,获教学成果奖12项,3名青年教师获全国中医药行业教学比赛1、2等奖;1名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中医药专业英语,获得优秀,整体教学水平较高。
2.课程改革思路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优化、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维方式溶于教学。线上:利用建成的在线开放慕课平台,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供本科各专业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自主学习。线下:因材施教,依据专业,课堂面授与网络直播、语音录制课程播放等多形式教学,辅助PBL、翻转、头脑风暴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目的:在达成课程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教学建设成效
中药学线上线下课程建设(线上学习1/3,线下讲授2/3)
目标 | 面向全校各专业层次开展中药学线上线下教学,服务学生,提高质量 |
设计 理念 | 围绕“建设双一流”建设,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学生为本,突出特色,传承创新; “两性一度”,设计课程;多维模式,线上线下,性效关联,比较鉴别;情感融入,激发兴趣 |
平台 | 线上: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DUTCM-1002533010 线下:雨课堂、掌上金课、QQ、腾讯会议等 |
学习 资源 | 线上:视频59个,配套PPT、非视频60余份,讨论60题,各单元测试题总和469道; 线下: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特点,设具挑战度的讨论及测试题,翻转混合 |
人数 | 本期春季选课人数:1644人;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10余个 |
互动 | 线上:讨论发帖总数3363条,师生互动活跃;线下:课堂互动,提供资料,讨论活跃 |
课程 特色 | ①“性-效-用”特色:中药学课程,注重传承与创新,线上线下突出“性-效-用”课程核心及特色,融入现代研究进展,体现前沿性、先进性。 ②因材施教、定向培养:依据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等不同专业特点,依据专业目标特点,因材施教,线下:讨论题目及测试题“两性一度”,突出专业特色和重点,培养其思辨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建设金课。 |
考核 评价 | 线上:40%。含单元讨论题10%,单元测试30%,作业互评10%,期末测试题50%。 线下:60%。其中出勤占10%,课堂讨论10%,饮片辨识20%,期末考试60%。 |
4.建课感悟
《中药学-》唐怡老师线下讲授视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