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巴蜀养生流派论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17:01:30 浏览次数: 【字体:

老师在四川省中管局课题的支持下,研究总结了川派中医养生的学术特色,提出巴蜀养生有“四大流派”的认识,并写入了《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老师认为,四川大地“天府之土”,人杰地灵,物阜民丰,不仅名士辈出,且许多历史名人均对四川的人文和风光流连忘返。在这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影响下,结合中原文化,形成了“巴蜀文化”。且四川地区道教文化流传颇为久远,以大邑鹤鸣山、都江堰青城山等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形成及四川人的生活均有很深的影响。四川的医药资源相当丰富,近现代更是名医辈出。在这些条件促成下,四川地区中医养生的发展也甚为兴盛,颇具特色,发展衍生出了不同的养生流派,其中尤以食疗养生派、功法养生派、医经养生派、扶阳养生派等四大派特色鲜明、体系完整、传承有继、方法多样。

(一)功法养生派

功法养生是以意识为主导,通过形体的导引运动,配合呼吸吐纳,能够舒筋活络,调节脏腑功能,增加体质,健康长寿。蜀地气候湿冷,山岚瘴气密布,其病多湿,故功法锻炼以宣畅气机为要,自古便有诸多医家常年练习功法,以求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需要注意的是,养生方法一直都不只一种,长寿之道也不仅仅是一种方式,很多巴蜀养生家都主张养生以练功与其他方法结合。功法养生派以补晓岚、杜自明、郑怀贤、杨天鹏、李仲愚等为代表人物。

(二)食疗养生派

四川近代名医在食疗养生方面有所继承与发扬,撰写出大量的食疗著作,总结出丰富的食疗养生经验,在研究古代食疗方的同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创出大量新方。认为食疗的应用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的情况,辨证施治,确定食治方法,不可一味补养。临床医生根据其临床经验,亦总结出药膳食疗诸方,形式多样,根据食物的不同性味特点加以制作。材料以食物和药物结合为主,有粥、茶饮、汤、糕、馒头、包子、饼干、蜜膏、羹、酒等形式。川派食疗养生名家尤其强调饮食清淡,节制有度,不暴饮暴食,认为饮食调养当食“玉米萝卜青菜佳”故常以玉米为主食,配以青菜、萝卜。不挑食,不忌口,食养均衡,荤素搭配,以素为主,荤为辅。建国以后,我国非常重视药膳食疗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专门开设了药膳专业课,且食疗养生多部专著被翻译成各国文字,蜚声海内外,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食疗养生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明山、黄济川、刘继林、彭铭泉、刘正才等。

(三)医经养生派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更是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奉生之始”,早在两千多年前对养生就有专论,《素问?上古天真论》等篇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医养生,其中蕴含的养生学术思想为历代医家所研究重视。医经养生派的养生学术研究,均是在精研《黄帝内经》基础上开展,现代医经派对中医养生学的弘扬和发展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成都中医学院率先开设了《中医养生康复学》选修课,并编写了学校内部教材,在该领域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发展至今,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尤其在学科建设和养生健康科普方面成果颇丰。各代表人物在阐发“医经养生”过程中,随着研究方向的不同,发展出了各自的养生学术特色,又合而使“医经养生派”蔚为大观,他们对《内经》养生的理解与发挥,不仅是个人的学术特点,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学派的学术认识。这些学术思想,在他们及其传人所编撰的各种著作中都得到了体现。医经养生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李斯炽、李克光、吴棹仙、郭仲夫等人,老师及其弟子门人均属此派。

(四)扶阳养生派

扶阳养生派,即火神派,清代始创于四川,江油的附子最聚天之阳气,故为扶阳第一药。该派以扶阳为核心思想,认为真阳为人立命之本,其理论渊薮于《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医家张景岳注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切合经义,亦被奉为祖论。火神派临床善用附桂姜等辛热药物,后流传于各地,实则其临床并非仅以扶阳为法、非附子不用,只是在阴阳之中更注重阳的主导作用。扶阳养生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郑钦安、卢铸之、卢崇汉等人。

(该文根据由杨殿兴、田兴军于2016年主编出版的《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中由老师执笔的“养生学派”章节修改而成)


终审:马烈光工作室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