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学术思想九:阴阳五行:《内经》的学术中心思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16:10:34 浏览次数: 【字体:

阴阳五行:《内经》的学术中心思想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之基,是养生学认识生命规律的核心工具。但是长期以来,中医界内外均对这一哲学理论存在争议,甚至欲除之而后快。老师对此现象痛心疾首,发愤研究思考,向前辈医家不断学习,逐渐形成了对阴阳五行的内涵和学术地位的特色认识思想。

老师认为,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内经》一书,不仅有它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着贯穿在中医学各个部分,并起着指导作用的中心思想——阴阳五行。有人认为“是《内经》中一切知识的统帅、骨架”,可谓切中肯綮。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阴阳五行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科学与非科学之争,朴素与非朴素之争,彼此孰存孰废之争,迄今为止,尚无定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老师在深耕精研《内经》的基础上,发现之所以存在上述争论,主要是没有按照阴阳五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阴阳五行。即是说,把阴阳五行作为单一的哲学概念来看待,忽视了阴阳五行所固有的自然科学概念,因而混淆了特殊规律与普遍规律的关系,这是不符合《内经》旨意的。在《内经》中,阴阳五行不仅具有哲学的概念,而且还作为自然概念而存在,它在我国古代天文、气象、历法、生物、地理、数学等自然学科中,有着较为深厚的科学基础。正因为如此,它与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特殊规律升华为普遍规律的哲学概念所产生的基础。如果我们把阴阳五行作为单一的哲学概念看待,忽视了它先于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这不仅抹杀了它固有的科学性,而且在认识上不能澄本清源,使人们陷入无休止之争。进而形成了老师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即阴阳五行——《内经》的学术中心思想。

(一)阴阳五行与中医整体观密切关联

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为什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与中医学自身的特点分不开的。中医学不仅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界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为生命本身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从组织结构到功能活动的形成和演变,都必须以适应自然环境为前提,所以《内经》强调人与自然具有相参相应的关系。人体只有能对自然界的天体运动、气候变化,随时作出适应性反应,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因此《内经》在研究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同时,必须认真探索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这正是《内经》作者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探讨、分析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关键所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生命活动与宇宙运动节律,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等时空因素关系密切,许多疾病的演变,都要受节律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所以《内经》“天人相应”的观点,正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在医学科学发展从宏观走向微观,从定性走向定量的今天,深入探讨《内经》“天人相应”整体观,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分别说明如下:

1.人体阳气与天气相应

人与外在自然环境的统一,依靠什么进行适应性调节活动?主要依靠自身的阳气。所以《内经》有“生气通天”之说。“生气”即是指人体的阳气。姚止庵说:“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又云:“惟人阳气上与天通。”所谓“通”,即相互关联的意思。因为人体阳气的活动能对天时,气候变化,随时作出应答反应。阳气根源于肾,赖后天水谷之气和自然之气的不断充养,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明确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后世医家视为“立命之本”。它周流全身,无所不在,内则温养脏腑,生化不息,外则统摄营卫,抗御外邪,入于经隧,则出入内外,以行血气,于是人体得以实现协调统一活动,并通过卫外、司开阖的作用,以适应自然界四时、昼夜阴阳消长变化,同外在环境保持协调平衡,故该论又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它说明人体阳气的消长,和太阳在天球的运动密切相关。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机体为了适应连续不断地变动着的自然条件,其活动水平也要发生变化。对于外环境的有规律性的周期性变动,体内的生理活动也表现出同步的周期性适应性变化。”无怪乎,《内经》提出,“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至于四时阴阳、五气的运动变化,《内经》尤为重视并明确提出它是万物生长收藏生命发展过程的决定因素,所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它谆谆告诫人们,如果违反了适应四时阴阳的养生原则,干扰和破坏了人体生理节律,致使真元之气败坏,必然导致疾病的产生和生命的死亡。

2.五脏与四时阴阳、四气相应

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五脏之气与四时阴阳、五气具有相应的节律性。《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灵枢·本脏》篇也指出:“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说明五脏功能活动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配合,并随五气所主的时令气候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例如肝为风木之脏,与春气相应;心为火热之脏,与夏气相应;脾为湿土之脏,与长夏相应;肺为燥金之脏,与秋气相应;肾为寒水之脏,与冬气相应。亦如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同时说明人体适应四时五气常年运动变化的节律本于先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五脏之气为什么与四时之气相应?主要是通过人体阳气的主导作用而实现的。当春令阳升之时,肝气随之向上升发,阳气得以敷布于上下内外,充满生机,与春令主升之气相应,故肝脉应之而表现出微弦之象;夏令阳气盛长,心气随之宣达于外,全身阳气充沛,与夏令主长之气相应,故心脉应之而表现出微洪之象;长夏乃湿气主令,脾胃用事之时,由于阳气活动受限,故脾脉应之而微见软弱之象;秋令阳气内敛,肺气随之清肃下降,阳气活动相对稳定,与秋令主收之气相应,故肺脉应之而表现出微毛(脉来浮虚,轻如毛羽)之象;冬令阳气闭藏,肾气随之固密于内,阳气活动趋向于里,与冬令主藏之气相应,故肾脉应之而表现出微石(脉来沉滑,如石沉水)之象。可见五脏四时相应的节律变动,是通过阳气的作用与外界四时阴阳之气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关系的结果。

3.经脉与四时阴阳

经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将人体各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通过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使机体在内外环境保持相对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灵枢·五乱》篇指出:“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这是说,人体十二经脉同样要适应外界自然变化,分别与四时阴阳五气相配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由于经脉与五脏六腑相连属,气血相通,所以它各自所主的时令季节气候都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四时五气的运动变化各有一定的次序,如一年之中,春风、夏火、长夏湿、秋燥、冬寒的递变,均有一定的规律,因此,人体十二经脉也与之具有同步的相应节律性。如果这些生理节律受到干扰或破坏,就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而发生病变,所以说与之相应则顺,不相应则乱,我国古代医家所创的子午流注针法,即是以自然界时间周期为条件,配合十二经脉流注次序,逐日按时定穴,可以大大提高针刺的疗效,说明《内经》理论在临床上是可以获得验证的。

此外,《内经》有关“天人相应”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的论述颇多,这里仅略举一二说明罢了。

(二)阴阳五行的科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对中医学术思想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应该肯定的。但另一方面,阴阳五行又是从我国古代自然学科知识领域中总结出来的自然概念,或者把它叫做自然法则,而且又是产生哲学概念的重要基础,这也是应该看到的。基于中医学“天人相应”观念的确立,作为自然法则的阴阳五行,必然与中医学紧密结合,应用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医学术的特色。下面仅就《内经》阴阳五行的科学基础,扼要地予以说明。

1.阴阳五行的天文、气象概念

在《内经》中,阴阳五行作为自然法则有着明确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也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即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这是《内经》对阴阳五行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离不开阴阳五行这一普遍规律。当然,这句话可以从哲理的角度去理解,但我认为,从自然概念去认识它,未必不符合《内经》本义。以王冰为首的古代注家,许多也是这样认识的。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更说得明白:“天地之道,一阴一阳而尽之,升降有期而气候行,阴阳有数而次第立。次第既立,则先后因之而定;气候既行,则节序由之而成。节序之所以分者,由寒暑之再更;寒暑之所以更者,由日行之度异。”说明太阳在周天(视运动)运动过程中,由于在黄道上运转的位置不同,四时阴阳的消长也随之发生变异,因此表现出时令季节和气候寒暑的周期变化,可见阴阳五行作为自然法则,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且在天文学上可以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内经》援引古代天文著作《太始天元册》的记载:“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意思是说,辽阔无际的太空,充满着大气,这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元。常年五气的运动,终而复始,促进万物的生长发育,所以在天之气总统着生化万物大地。自然界阴阳五气的运动变化,与日月星辰的运动有关,尤其是太阳的运动,更是形成四时、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不断地推动万物生长变化的主要因素。这是古代天文家对自然界的看法,也是《内经》作者对自然界总的看法。从自然界的形成到生命的起源,从天象变化到气象变化,文中都作了概括性的描述,比较科学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对阴阳五行的实质,也予以科学的说明。

2.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四时寒暑往来,更迭相胜,是自然界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灵枢·论疾诊尺》篇指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为什么这是阴阳运动变化所形成的?因为阴阳的本义是以日光向背、强弱为主要标志,《说文》云:“阳,高明也。”“阴,云覆日也。”《礼记·祭义》云:“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礼记正义》注曰:“阴谓夜也,阳谓昼也,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这是说,昼夜以日光明暗分阴阳,四时以昼夜长短分阴阳,即《管子·乘马》所说:“日夜之易,阴阳之化。”“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在昼夜四时的变迁中,由于太阳位置的移动而导致阴阳消长变化,形成了昼夜、四时的寒热差异,所以阴阳与寒热是彼此互相对应的,而寒热的相互转化也是有条件的,假如没有黄赤交角的存在,就不可能分阴分阳,也不会有四时寒暑的变化,当然这与我国所处的地理条件还有一定的关系。

《内经》论述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有天象、历法依据的,《素问·脉要精微论》明确指出:“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冬至”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最南的南纬2326’时,这一天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一般在每年1222日前后,冬至一阳初生,后四十五日即是立春节,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高度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气候逐渐由寒转暖。“夏至”,亦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直射北半球最北的北纬2326’时,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约在每年六月二十二日前后。夏至一阴初生,后四十五日即是立秋节,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太阳高度相应发生变化,因此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气候逐渐由热转凉。正如张介宾说:“以阴阳之寒暄言,则冬至阴极而阳生,夏至阳极而阴生,是为阴阳寒热之至极。”

三阴三阳之划分也不例外,《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内经》根据太阳运动的不同时空条件,把阴阳各自一分为三,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其运行次序,有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可见三阴三阳在定位方面,有上下左右之分;在定性方面,有阴阳盛衰之分;在定量方面,有太、少、厥、阳明之分。并接着指明“此谓气之标,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即是说,天之三阴三阳就是六气运行次序,是以面向南方为条件而进行观测的结果。所以说,天气变化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运行的,因此产生了时令盛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测定,是在日当中午的时分,观察日影投射在圭表的长度数值测知的。如冬至节日影最长,夏至节日影最短,春分、秋分日影长短相等等。张介宾说:“凡此六气之次,即因天之序也。天既有序,则气之旺者为胜,气之退者为虚。然此盛衰之时,由于日光之移。日光移而后位次定,圣人察三者,但南面而待之,则其时更气移,皆于日光而见之矣。故《生气通天论》曰:天运当以日光明。正此移光定位之义。”这说明三阴三阳的划分,是依据天文学六节之气的变化规律。

3.四时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作为自然法则,是与时令季节、气候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离开气运而谈五行,是不符合内经旨意的。五行之气源于阴阳的变化,所以张介宾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阴阳之气彼此互为消长,故有常年季节气候的变化,五行承袭阴阳之气,故又有生克乘侮等不同的关系。可见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不同时间、方位、性质而决定的。因为自然节律与大气环流的变动,都是源于地球的运动,假如地球不动,宇宙静止,便没有年、月、日、时的周期概念,也没有春、夏、秋、冬四时之分。所以阴阳五行都是根据天象、气象、历法等实际观察与科学测定总结出来的自然法则。所谓五行源于阴阳,阴阳中有五行,五行中有阴阳,其理即在于此。故内经指出,五行、阴阳同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天之五行,指星空的五方、五气;地之五行,指地面的五方、五气。空间因素和地面因素相互作用,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气。

五行气运的划分,主要把一年分作五季,每季各七十三日有零,即每年从大寒日起,历时七十三日,此时气候温和,属风气主令;从春分后十三日起,历时七十三日,此时气候炎热,属火气主令(包括暑气);从芒种后十日起,历七十三日,此时气候潮湿,属湿气主令;从处暑后七日起,历时七十三日,此时气候干燥凉爽,属燥气主令;从立冬后四日起,历时七十三日,此时气候寒冷,属寒气主令。这是一年的五行气运,它是空间因素和地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经作者为了说明天地形气的相互关系,特别指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神”,指自然界阴阳变化,即本篇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意谓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难以揣测,但它暗中支配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当自然气候变化表现为风的时候,即春温之气到来,大地上的草木便开始抽芽发枝,说明在天的无形之气与地上的有形之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气交变大论》更明确地说:“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它把五气的生成、正常和反常气候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应的物化现象,都一一予以说明,并接着指出:“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可见五行气运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

五行气运既然概括和反映不同时令季节的各种气候变化特点及其运动规律,因而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由于气候变化有正常必有反常,有偏盛必有偏衰,在彼此各有太过不及的情况下,五气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相乘相侮的关系,这也是自然气候变化中的常见现象,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五行气运的相生规律:一年中风火湿燥寒五气的依次递变,反映了常年气候运动的一般规律。《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说明常年五气的运动是按风火湿燥寒的次序递变,分主一气,寒水可胜火热之气,火热可胜燥金之气,燥金可胜风木之气等等,这种五气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对各种气候变化起着相互调节,保持相对平衡的作用。如张介宾说:“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所以五行相胜也是常年气候运动的一种正常规律。

五行气运的相乘相侮:五行之气的相乘相侮,在内经中有明确的论述,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这是说,五行中,如果某一行之气太过,不仅要克制自己所胜之气,而且还会欺侮自己所不胜之气。例如天气过于炎热,火气偏胜,不仅影响到他所胜的凉燥之气,还会影响到他所不胜的寒水之气。春季为木运,夏季为火运,长夏为土运,秋季为金运,冬季为水运,年年如此,这是常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由于这种气候变化对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发育有利,符合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所以它寓有相互资生和促进的意义,这是五行之气的相生规律。

五行气运的相克规律:一年中,五行气运的相克规律,是维持气候相对平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五行之气的相互制约,实质上,即是阴阳之气的相互制约,例如木火之气属阳,金水之气属阴,金木相克,水火相制,亦即阴阳的相互克制。《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又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五行气交替主时而各又有所克制,如风木可胜湿土之气不及,如当热不热,当寒不寒,则不仅自己所不胜之气乘虚侵袭,而且自己所胜之气也要轻视和反克。例如天气应寒不寒,是为寒气不及,寒气偏衰,不仅影响着自己所不胜的湿土之气,还影响自己所胜的火热之气,因为应寒不寒,气温下降不足,则湿气的蒸发相应增大,同时还会出现暖气流的回升,这也是常见现象。

内经对四时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有其天文学背景和历法依据,也比较符合我国黄河中上游广大地区的气候特点,这也为历来所积累的气象资料所证实。

总的来看,阴阳五行自然概念之所以与中医学紧密结合,关键是基于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由于外在环境的有规律性的周期性变动,诸如日月星辰的运行,四时寒暑的变迁,昼夜的交替等等,所有时间节律和气候因素的变动,都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与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中医辨证和治疗上所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强调的:“无失天信,无逆天宜。”要不违反天时、气候的常律,必须了解和掌握阴阳五行的气运规律,这正是内经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内经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几乎涉及所有篇章,它为人们从宏观整体水平对机体的奥秘和规律进行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宝藏。(承蒙成都中医学院教授郭仲夫指导,谨致谢忱!)


终审:马烈光工作室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