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学术思想七:恪遵《内经》弘养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16:08:40 浏览次数: 【字体:

老师的养生学术研究,是在精研《黄帝内经》基础上开展的,“思求经旨,演其所知”,遵《内经》旨要而不断开拓创新,从而逐步形成了《内经》养生的特色学术思想。老师认为,《内经》既是养生学的奠基之作、理论之源,也是养生研究者勇攀高峰的蹊径、奋渡学海之舟楫、守正创新之北辰。《黄帝内经》养生学说的内容,除《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及《灵枢》的“本神”“天年”“五味”等篇给予专论外,其余都散见于各篇之中。老师认为,研究弘扬养生,必须恪遵《内经》,唯有谨守经旨方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老师“恪遵《内经》弘养生”的学术思想,在其大部分学术成果中都有所体现,尤其在他主编的各版中医养生学教材,及《黄帝内经养生宝典》《黄帝内经补法治疗宝典》《黄帝内经精要九讲》等专著中进行了系统阐述。

“养生”这一名词,在《黄帝内经》中即已多次出现,如《灵枢·本神》篇,与后世注家所说的“摄生”涵义相同,有卫生预防、却病延年的意思。老师认为,养生学是祖国医学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却病延年、健康长寿理论及方法的一门学科,内容极为丰富,并有着悠久历史。《内经》在这方面不仅有精辟的论述,而且提出了养生的各种重要法则,确立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构建了养生理论体系,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学术贡献和地位

《黄帝内经》对先秦以来的养生保健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不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而且还记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最终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老师很早就对《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的学术贡献及地位做了研究,总结为七个方面:

1.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生命学说

养生当先知生,了解生命规律,才能对生命施加干预和调理,因此生命学说是养生保健的基础理论之一。《黄帝内经》是中医生命学说的奠基之作,其中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识到人类生命是自然界包括天地、四时阴阳运转的产物,天地自然是生命的根本。《黄帝内经》还提出:“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灵枢·本藏》)对个体生命的来源及生命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规律进行了系统解释。这些理论使养生保健学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

2.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命现象

《黄帝内经》充分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概括说明人、自然和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统一性、特殊性,以及辩证关系,强调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既保持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又保持人体内部的平衡协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中医,是《内经》对中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医养生学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方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养生就可以少受研究工具的局限,不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极致穷分,而能从哲学高度,从宏观、整体视角,充分运用逻辑思维,通过现象直指本质。

3.提出“天年”的概念,探讨了人的生长盛衰规律

《黄帝内经》以男子810岁为一个阶段,详细阐述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和规律,特别是对人体衰老的变化过程、原因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延缓衰老的措施、方法。《黄帝内经》还观察到男女生长发育规律的不同特点,以女七男八的节律概括之。《内经》尚提出“天年”概念,为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力指导养生实践。正因为认识到“天年”寿限的存在,人之生命显得更加珍贵,方有后世之“人命至重”。

4.明确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黄帝内经》把人体“正气”作为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关键,强调正气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以内因(正气)为主的养生思想,对养生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后世的许多养生方法,其出发点就在于健身强体,维护和增强自身的正气,提高防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5.提出以阴阳平秘为标准的综合养生模式

在藏象理论的指导下,《黄帝内经》提出了以五脏为中心、以精神气血为基础、以阴平阳秘为标准的综合养生模式。《黄帝内经》指出:“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把五脏的“得守”“得强”作为养生的核心问题,强调五脏在生命过程中的主宰地位,这是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特色。

6.全方位树立了养生基本原则

《黄帝内经》在不同篇章中,为养生的各个方面树立了许多重要原则,尤其“圣人”“智者”“道者”所立圣贤之语,更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养生五大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圣人之教“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本神》的智者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等。这些原则不仅为后世医家所承继发扬,且一直影响至今,始终贯穿于养生学科发展的全过程。

7.从反面提出了养生之戒,以警示后人

《黄帝内经》不仅从正面论述了养生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反面的伤生之行,谆谆告诫后世当努力避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在列举了圣人养生的五大法则后,即又举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等伤生劣习,从而将今时之人“半百而衰”的教训与上古之人“尽终其天年”的成功养生经验相对比,突出强调了养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反面教训,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极具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二)《内经》养生学说的基本观念

1.内外环境的统一观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养生方面,提出要“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掌握并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的法则,所谓“法于阴阳,调于四时”,“法天则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等,强调适应自然变化,维持正常生理节律,使人体同外界保持协调平衡,对防止衰老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法则的指导下提出了诸如“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具体的养生法则。

2.内因为主的预防观

《内经》将提高机体素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看成是养生的重要措施。从病邪与正气的关系来看,机体内因起着主要作用,所谓“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外界有害因素的反应。正气内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才能致病,即《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内经》十分强调思想上保持安静平和,防止精神刺激,从而提高机体防御能力,促进脏腑气血的生理正常,对养生防病有重要意义。

3.形神并重的健康观

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是形体的机能表现,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为用。人之健康,包含形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二者有一方出现异常,人体就会产生不适乃至罹患疾病,同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人之衰老进程中,二者也会相互影响,形衰则神乏,神疲则形困。因此,“形与神俱”才能维持人体精神气血生理活动的正常,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达到“尽终其天年”的养生目的。在此观念指导下,《内经》强调养生不但要加强形体的锻炼和保养,同时,也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心理上的安静平和,乐观开朗。

4.肾精为本的养生观

《内经》强调“夫精者,身之本也”。肾为先天之本,肾脏所贮藏的精气,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因此,《内经》养生,特别强调以保养精气神为核心,以保养肾精为第一要义。精气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精、气、神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而精是神气的本源。所以《内经》有“积精全神”之说。

《内经》养生学术,在上述基本观念的指导下,从多方面探讨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活动规律和保养身心健康、却病延年的方法。其所论广泛涉及精神调摄、形体锻炼、饮食调养、环境适应、起居规范、社交礼仪等诸方面。这些论述散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本神》《灵枢·通天》等多篇,其中《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讨论养生的专篇。

(三)《内经》养生学说的基本原则

老师本于《内经》,对其提出的养生原则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丰富完善了养生学的原则体系。老师在这方面的著述非常丰富,此处择其要者进行总结。

1.燮理阴阳

古代养生家从实践中观察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无不具有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与阳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是事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源。《内经》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并对此论述颇详,成为中医基础理论,并相应在养生学中衍生出“协调阴阳”的基本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与自然界变化休戚相关,《灵枢·岁露论》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为此,养生家告诫人们,只有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才能祛病延年。这一原则具体包含四个方面内容。

1)阴阳相济,精气互生:中医学认为,生命以阳气为主导。《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介宾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大宝论》)可见阳气充盛则人体生机盎然,否则生机凋零,折寿损年。中医认为阳气耗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千金翼方·养老大例》所谓“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因此,维护阳气就有可能减轻衰老损伤。

同时,《内经》又指出阴气与年寿的密切关系,衰老又是阴气日减的结果,如“阴精所奉其人寿”“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所谓阴气,主要指肝肾精血而言。在生命过程中,阴气“难成而易亏”。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养老论》曾言:“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居无事已有热证。何者?目昏目眵,肌瘙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聩,健忘眩运(),肠燥面垢,发脱眼花,久坐兀睡,未风先寒,食则易饥,笑则有泪。”可见,衰老病态的出现,可归咎于“精血俱耗”。

如上所述,阳气衰少和精血不足,两者都是导致衰老的根本原因,然而,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张介宾说:“阴阳原同一气”,“若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王冰亦早明确说过:“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说明了阴阳互根、互济之理。若以病理析之,阴伤必及于阳,赵献可所谓“未有精泄已虚,而元阳能独全者”;阳伤也必损其阴,张介宾所谓“阳气衰则精血衰,生气衰也”,所以,保全阳气就有助于生化阴精,聚存阴精亦有益于护养阳气,老师认为这是研究老年医学必须重视的问题。

2)阴阳平和,形神统一:《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阴阳平和协调,精神情志活动正常和谐是万物自身运动所形成的最佳状态。它体现着阴阳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消长状态中,仍保持某种稳定。对人体来说,阴平阳秘是健康的象征。所以“圣人”养生“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一有失调,即为病理状态,其失调超出一定限度,就会表现出疾病,阴阳离决,即为死候。从阴阳“互生”分析,则一方不足,就其本质而言,另一方也必然不足。从“互制”分析,则一方过盛,必然导致另一方面不足;而一方不足,则会表现为另一方的相对过盛,本段所举“阴不胜其阳”、“阳不胜其阴”诸病,即指此类。从“互用”分析,本段所谓“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即指阳气过盛失其固密之能,阴精因之走泄,如内热者多汗、火亢者遗精之类,其阴精之“绝”,不在于热耗,而是由阳气内扰所致,泻其阳热,则阴精自安。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若阴阳二者之间不协调、不平衡,而是处于分离决绝的状态,即可造成维持人体最重要的物质精和气的消亡。由此可见,维持阴阳之间的平衡不发生阴阳偏衰的现象,就能健康长寿。

3)养怡情志,协调阴阳:情志过极可严重损害人体阴阳、气血。《内经》曾有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则气逆,甚则呕血。”(《素问·生气通天论》)。《内经》又认为“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喜伤心”,说明过度和突然的喜悦,也可使心气耗散而致病,尤其老年人必须注意。

古代医家总结了避免暴喜、暴怒致病的方法,在养生方面积极主张怡畅情志,以避免因过度喜怒对人体阴阳以损伤。《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意在戒盛怒以保存阴气,抑暴喜以护养阳气。《摄生要录》曾载:“唐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健,人求其术,曰:吾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这确是戒怒抑喜以养阴阳的宝贵经验。

七情异常致病,以其程度不同,发病有轻有重。寻常的七情致病,久不缓解,往往可表现为化火证候。如李杲说:“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惟有火矣。”化火,则易损伤元气,元气受损则阴阳俱惫。故《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恬憺虚无,真气从之”,即寓保全阴阳之意。孙思邈还遵《内经》之旨而发挥之,曰:“……众人悖暴而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说明能淡然无怒,怡养性情,可减少消耗,节护阴阳,尽其天年。

4)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经》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迄今为止,对养生实践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春夏阳气发越,渐至炎暑郁蒸,天地间由“发陈”而“蕃秀”。酷暑亢阳最易耗气伤阴,故炎夏之际只有消除暑热才能维护气阴,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阴阳互根,体无亢烈之气方能火归正化成为生发之少火。“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所以灭壮火消亢烈、生津液保阴气就是养阳,否则亢阳炽热势必“壮火食气”,损伤“发陈”,“蕃秀”的生长机能。正如王冰所说:“无阴则阳无以生,全阴则阳气不极”,消亢烈保阴气,这便是春夏养阳的真谛。饮食、起居、劳作等方面所采取的一切养生措施都是为着消亢烈保阴气。

秋冬阴寒肃杀,阳气潜敛,日趋寒冷乃至“水冰地圻”,由“容平”而“闭藏”。数九隆冬,阴寒过盛每易遏杀阳气,阴阳互根,阳虚则不能化生阴精,所以欲养其阴必先维护其阳。在阴寒凝重之际,祛寒邪、保阳气就是养阴。即王冰所说:“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阳则阴气无穷”。祛寒保阳就是秋冬养阴的焦点,如此才能维护阳气的旺盛,化生阴精而收藏,秋冬的一切养生手段都是围绕这一宗旨。

2.形与神俱

形与神是生命活动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如《类经》所说:“形乃神主体,神乃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内经》把这种关系称为“形与神俱”。“形与神俱”的思想体现了生理情况下形神的完整统一性,同时,也反映着病理上的必然联系性,这就是《内经》在疾病防治中重视形神统一的目的所在。

“形与神俱”强调了精神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形健神旺是正气充沛、身体健康的标志。因此,养生防病的根本就是要维护形神的统一。《内经》对养生论述颇多,但皆不离调摄精神形体,处处体现着形神相兼的思想。

(1)守神全形:《内经》认为,神对人体功能起着主宰和调节的作用,精神活动的异常变化会影响人体功能,使气机发生紊乱,从而造成精神和躯体的疾病,因此,特别重视精神的调养。《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本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内经》还提出意念守神的方法。《素问·痹论》:“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有目的地使思想入静,可起到守神的作用。《素问遗篇·刺法论》有“静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的静功健身法,就是通过意念活动使思想入静,守神调息,以改善和增强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2)保形养神:神寓形中,形健则神旺,故《内经》在强调守神保形的同时,亦重视保形对养神所起的作用。《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之盛衰。”在这方面,《内经》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一,慎起居,适劳逸。起居关系到形神的调节,“起居有常”形体才健,神则安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要求人体的作息时间要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做到内外环境相统一。《素问·上古天真论》还提出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到“形劳而不倦”和“不妄作劳”。“以妄为常”“起居无节”则常常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所以,良好的起居规律和劳逸适度是保持形健神旺,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二,注意饮食调节。《内经》把调节饮食作为“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的一个必备条件,尤其强调饮食不节,五味偏嗜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近年来,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其三,运动健身。《内经》认为,动与静的相互协调可以养形调神,提出了导引、吐纳等锻炼方法,这一思想对后世养生防病理论和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其四,节欲保精。《内经》非常强调节欲保精在养生中的重要性,《素问·上古天真论》把“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列为早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原则,也为历代医学所重视,金元医学朱丹溪特别强调色欲对人体的危害,专著《色欲箴》以戒众人。张景岳亦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故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房室不节有害人体健康,这已为千百年来的养生实践和现代研究所证实。

    老师对《内经》养生的认识和学术思想,是他数十年遵《内经》之旨扎根医教研一线,对《内经》养生思想不断思考、钻研和学以致用而收获的硕果。正是由于能够在学术生涯中“恪遵《内经》”,才能守正创新,事半功倍地开创出中医养生学科。


终审:马烈光工作室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