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学术思想三:养生“三本”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16:05:17 浏览次数: 【字体:

养生“三本”理论为老师所首创,即养生目标当以生命为本;养生理念当以“不伤”为本,养生理论当以五脏为本,相关内容见于老师主编的各版《中医养生学》国家规划教材中。

(一)养生目标,以生命为本

中医养生学的思维核心与出发点是“生命”,终极目标是健康长寿。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自序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重生乐生是中医养生的根本思维。老师认为,中医养生学的生命观是其对生命存在性质、生命活动特点、面对生死的态度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从宏观角度来看,所有生命均来源于天地之气的运动,并依赖于天地所提供的物质和空间而生存和延续。人类也不例外,人的生老病死,及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天、地所构成的外环境。因此,人的生命来源追根到底是由自然界的天地之气相合而成,即《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但具体到每一个人,则个体生命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相合而化成的先天之精,又经后天精气的滋养而发育成人。生命观是古人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思考所形成的观点,其中,精、气、神是生命的基础,运动是生命的根本特点,进而衍生出个人面对生死时当持有的基本态度。中医养生是“上工”所为,中医养生者同时也是医者,应始终秉持“重生乐生”的理念,主动关爱生命。

重生乐生是中医养生学对于生命存在、生命活动、面对生死的态度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不论贫富贵贱、贤愚善恶,一朝死亡,都代表着这个生命的彻底消散,死亡具有残酷的平等性,因而生命的存在是最可宝贵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的生存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对于中医,则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救死扶伤是其最基本的责任。

重生乐生思想源于先秦杨朱学派“贵己为我”“轻物重生”的观念,以“一切万物,人为最贵”“天地之性,人命最重”为思想核心,强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和养护生命。“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故人的生老病死及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天、地所化生的外部环境。重生乐生是人们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思考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包括生命至上、生命至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和生死坦然等。

1.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是在生命自然观的基础上,所确立的生命的崇高地位,也可谓生命无价。生命自然观,即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生存权是生物最基本的权利,且不论生物的高等低等或人之贫富贵贱、贤愚善恶,一旦死亡,就代表着这个生命的彻底消散,因此生命对于任何生物来说都是平等的,生命的存在最为宝贵。

“生命至上”,是中医养生的根本思维,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说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是无价的。中医养生是“上工”所为,中医养生者同时也是医者,应始终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主动关爱生命。

“生命至上”的生命观中,尚需注意的是,医者常年面对疾病,甚至面对重病者;养生者长期面对健康或亚健康者,均可能因屡见不鲜、习以为常,进而对健康产生忽视,对疾病和死亡产生漠视的心理。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在实践中的疏忽大意,危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甚至造成死亡,这是对“生命至上”的违背。

2.生命至乐

生命至乐是在重生乐生思维指导下,中医养生学对生命的认识之一。人的一切快乐感受,必须以生命的存在为前提,没有生命,则快乐无从谈起,且生命是人最大和最基础的快乐,这就是生命至乐认识的主要内容。

生命存在是一切快乐的前提。快乐,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五志七情之一,由神所主。神依附于形而存在,是生命活力的外在表现。心主神明,只有具备了生命,心才能发挥“任物”的功能而接受外界的刺激,调动脏腑产生意志思虑智等处理事物的过程。同时,心还将外界刺激分归于各脏,从而产生五志七情的情志反应。另外,快乐属喜志,发于心,而心为“生之本神之变”,可见,生命必须存在,心才能发出喜志,人才能感受到快乐。因此,生命是神存在的前提,也是能够产生快乐感觉的大前提,有生命方能有快乐。

生命之乐是最大的快乐。首先,拥有生命,是一种快乐和幸福。有了生命,人才能感受生动的世界,才能产生健康之乐、富足之乐、遂意之乐、嬉玩之乐等,甚至“比上不足下有余”的比较之乐,因此,生命之乐,是一切快乐的综合,也是所有快乐的源泉,是最大的快乐。其次,生命本身能产生最有效的快乐刺激。在所有能令人产生快乐之情的刺激中,顽强或勃发的生命是最有效的。故此中医养生学的春季养生中,特别重视“春游”养生法,主张以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引导养生者发现生命之乐。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长期孤独愁闷的人,雅趣养生诸法所产生的快乐大多具有一过性,甚至采用目标达成法令其产生满足之乐也不能持久,这时可劝其豢养小动物,动物的生机往往能够被有效唤起,养生者可重获生命之乐。

3.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是指在生命至上的认识下,重视和珍惜生命存在,平等对待生命。生命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生命都只能存在一世,且均遵循由生至死的客观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生命是平等的,生命的存在是最值得珍惜和尊重的基本属性。人也如此,此所谓“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论衡·物势》)。

尊重生命,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即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懂得享受父母所给予的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即对他人的生命负责,要拥有同情心这一基本的善良品质,同时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并掌握好趋利避害的尺度。

尊重生命,尚有另一层含义,即尊死慰生,是中医养生者当持有的生命态度。死者虽然已经失去生命,但其曾经作为生命的存在痕迹尚留于世,如身体、著作、思想、名誉等,这些生命遗留也应当得到尊重,古人即有“事死如事生”的认识。老子《道德经》中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的观念,可与中医养生学的寿夭学说相参,加深对“尊重生命”思维的理解。另外,为医者与养生者的眼光不能仅仅关注于某一个体的生或死上,更重要的是必须看到,某个人的死亡往往会给其家属、亲友等带来巨大的悲痛和身心的创伤。因此,对死者家属、亲友等,也应当从身心两方面进行抚慰,这是“尊重生命”思维的又一体现。

4.爱护生命

爱护生命,是指珍惜生命,努力使生命在存续过程中不受到任何伤害,这是医学的基本使命之一,中医养生学对此尤为重视。生命的存续有赖于生命自身所具备的生克胜复体系。生克胜复,是中医整体、动态、平衡观的体现。

爱护生命,维持正常的生克胜复状态,需要“亢则害,承乃制”理论的指导,其措施主要有:一是不伤。《抱朴子内篇·极言》说:“养生以不伤为本。”所谓“不伤”,就是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触犯各种伤及生命的因素,如“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之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诸伤不犯,就可以防止“积伤至尽则早亡”。二是去害。《摄生论》云:“摄生之要在去其害生者。”所谓去害,就是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引起各种毒害生命的因素,如“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害不生,“则疾无由至矣”,生命才能够健康成长,而健康是人们快乐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不伤”“去害”,都要求爱护生命者,既不伤害自己,又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其他生命,从而保护好自然生命的生存权利。

“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太平经》),所以一定要时刻珍惜生命。而珍惜生命在于爱护生命。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更是不可复制的,每个生命都是特别的、唯一的。不论生命的高低贵贱,也不论生命的美丑全残,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在尊重生命的同时,我们都应该对生命倍加关爱和呵护。任何生命只有爱护周全,才能够保证生命的健康和长久的延续,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养生理念,以“不伤”为本

所谓“不伤”,就是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各种伤损性命的因素,所谓“伤生之徒,一切远之”(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尽数》一书中言:“毕数之务,在乎去害。”就是说,要想达到自然寿数,关键在于不使生命受到损害。晋朝葛洪更是直接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其后一直为历代医家养生家所重视和研究。“伤”的因素,当隶属于中医学“邪”的范畴,如情绪过度失常、过分追求名利、运动过度、饮食起居的失常、房事损伤等。人时刻都在与邪斗争,就时刻在受伤损因素的冲击,但只要正气充盛,并少接触伤损因素,不让“伤”和“邪”积累至改变健康状态而致病,则可视为“不伤”。

“不伤”的前提是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自然法则,不违背自然的规律。《老子》的“道法自然”,认为道是事物本来规律的体现。自然指的就是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客观环境。顺应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中医养生学认为:人是自然之子,与自然同构,并与自然遵循同一规律;人依赖自然而生存,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顺应自然既能提升正气、养护生命,又有利于避邪防害。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即破坏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则不免要正虚邪侵而成“伤”致病。

适寒暑,主要是指适应自然界气候、气象的变化,趋利避害,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吕氏春秋?尽数》指出:“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中医养生同样强调要充分发现并利用“四时之化”“万物之变”对人体有利的因素,注意避开有害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生生不息,尽享天年。

察地理主要就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其空气、水源、阳光甚至气候等构成要素,分析可能对人的体质、寿命及疾病的发生造成影响。《吕氏春秋?尽数》对于不同水源的地方性疾病有专门的记载,《淮南子?地形训》有“暑气多夭,寒气多寿”的说法。《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亦曾详细论述了地域方土不同,人受到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影响所形成的东、南、西、北、中五方人的体质差异及其特征。

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慎避邪气,务求不伤,才能更好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素问·金匮真言论》),“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素问·玉机真脏论》)。邪气侵犯人体,必然引动正气抗邪,从而会扰乱脏腑组织功能、耗损人体精气。因此,养生强调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养生学认为邪气是疾病损正伤身的触发因素,强调避邪安正,通过避免六淫、疫疠之邪、七情内伤、饮食劳伤、金刃外伤、虫兽灾害等病邪和致病因素的侵害,使正气安和、不受损耗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在诸多邪气中,特别要注意对风邪的避忌,即《灵枢·九宫八风》所谓“圣人避风,如避矢石”。中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多种邪气,尤其是六淫外邪,总是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风邪又常常伤人于不知不觉中,容易为人所忽视。因此,即使对于细细微风,也要特别加以重视,免受“贼风”而损害健康。

(三)养生理论,以五脏为本

人体的形体结构、功能活动、精神活动、寿夭衰老都是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以经络为通道,从而联系六腑,向外联络和主宰骨骼、经筋、肌肉、皮毛等结构,并与外界通应;主宰气血津液精等生命物质的生成、运行与功能,进而供给和调控全身功能的正常进行;魂神意魄志等精神意识思维能力也是由五脏产生并蕴养。中医养生学则进一步强调,五脏系统与外环境保持和谐统一是机体达到最佳生命状态的必要条件,系统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按五行规律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整体,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藏象学说出发,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的寿夭衰老也根源于五脏。五脏强,精气足,则可老而少衰,甚至“百岁而动作不衰”,相应地享寿较长;五脏弱,精气不足,或功能紊乱,则易早衰短寿。因此,养生应以五脏为中心和重点,规划和实施各种调摄活动,方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1.养形以五脏为本

人体的形体结构以五脏为中心,故五脏健康是形体健康的根本。养生强调保养五脏,以养人之形体。五脏之中,特别强调保养肾与脾胃。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中医养生学的生命、寿夭、健康等理论都反复指出肾精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肾者作强之官”,因此,五脏为本的养生原则,强调肾对维持人体筋骨劲强、形体健康强壮的重要作用,强调养肾以养生。在此原则指导下,中医养生研究出许多养肾之法,如护肾保精、节欲保精、药食养肾、运动健肾等。五脏之中,养生还特别重视对脾胃的保养。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形体的生长发育、保持健壮都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物中水谷精微的摄取和转化。因此,保养脾胃主要从饮食着手,注意营养的搭配和膳食结构,以使营养充分,达到人体组织器官的需求量。保养脾胃,还要注意对脾胃功能的调理,使营养充分被消化吸收,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另外,其他三脏对形体健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在人体五脏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通过心的搏动将营卫气血输送至全身各部分,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形体的健康;肝主疏泄,能够调畅全身气机,使其运行正常,从而维持形体动作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肝主藏血,能调节人体血液的运行和分布;肺主一身之气,其吸入的清气是组成人体精气的重要部分,且能通过呼吸和宣降功能而调节气的运行,还能通过主治节功能而调节血液的运行。

总之,五脏是人体藏象系统的核心,调养五脏,对于保持形体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养形必须以五脏为本。

2.养神以五脏为本

神与五脏,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不仅神魂魄意志的精神思维活动与五脏有着各自内在的密切联系,人之怒喜思悲恐“五志”,也是在心的主宰下而由五脏发出,故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中曰:“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使也”。由此可见,人之精神意识思维情绪等“神”的反应,均从五脏发出,五脏功能活动正常,则人之“神”正常。而人之“神”正常,往往反映了五脏功能的正常,反之,若人之“神”失常,则会直接影响五脏气血运行,破坏人体健康状态,甚至导致疾病。因此,养生必先养神,即《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吕氏春秋·尽数》更指出“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神与五脏的关系具体如下:

心藏神,心藏之神是狭义的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概括了脑的意识和思维功能。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中指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可见,神寓心中,心主神明,神又对整个人体的生理活动起着主宰作用,故有神旺则身强,神衰则体弱,神存则生,神去则死,唯有神的存在,才有生命活动,故《黄帝内经》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肺藏魄,魄是神功能活动的一部分,藏于肺中。《灵枢·本神》说:“并肺藏气,气舍魄。”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又中说:“魄之为用,能动能做,痛痒由之而觉也。”故耳的听觉,目的视觉,鼻的嗅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手足的运动,初生儿的吸吮和啼哭喜笑等,是人的本能反应,都与魄有关。人体这种本能的感觉和动作,是魄以精为基础的外在反映,“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可见,人体的这些感觉反应都与精气关系密切,精充气足则魄全,魄全则反应灵敏,动作轻捷,此皆根于肺之主气司呼吸功能。

肝藏魂,魂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归肝所藏,故《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魂与精神活动有关,“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说明魂和神都是不自主的思维活动,也是反映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故神清则魂安,神静则魂藏,神不清净,魂也不能安藏。《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是藏血的器官,魂又是依附于血液的,肝气虚,肝血不足,魂不守舍,游而不归,则会恐惧,肝气盛,血菀于上,就会发怒。“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肝藏魂的基础在于肝藏血的功能,肝受情志活动影响,就会伤及藏魂功能,引起精神的异常,发为狂乱之病。可见,魂依附于肝,随神而来。

《灵枢·本神》说:“脾藏营,营舍意。”“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是意识、回忆,或未成定见的思维,是心将从外界获得的感性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的初步印象或念头,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形式。意识思维能够使人们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概念、思维和计划,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使建议和智谋具有周密而无纰漏的特点。《素问·本病论》说:“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即脾化生的水谷之精微转化为营气,在心的主导下,产生了意识、回忆的思维活动,往往表现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的特点。

《灵枢·本神》说:“肾藏精,精舍志。”“意之所存谓之志。”志即认识,是人体在意念积存的基础上产生的,意是指对经验的存记,志是指对活动的控制,是根据意念而确定的志向和打算,同时,志也有对事物的存记功能。肾藏精,与志相关,肾中精气充沛与否,可直接影响到志的功能。如小儿肾中精气未充盛,就尚无完善的意识、记忆功能;年老肾中精气衰少,就会出现健忘;病理性的健忘,也多与肾中精气不足有关。如《灵枢·本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健康,人之精神情志活动才能正常不乱。所以,养神以五脏为本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只有五脏精气充盛,功能协调,才能神清气足,情志正常。五脏精气不足,功能失调,可出现情志异常。在五脏之中,养神特别重视对心神的保养。《黄帝内经》指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的“五神”(神、魂、魄、意、志)虽为五脏所主,但主要归于心神所管。因此,养神应当以“养心”为中心。在此原则指导下,中医养生提倡心神清静,心态平和,七情平和,喜怒不妄发,名利不妄求,保持精神愉快,不为过度私欲耗散心神,损伤正气。这样,心神安和,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正气充足,体格强健,抗病能力增强,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3.“治未病”以五脏为本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指人体之五脏元真之气充盛,运行正常,人就能保持健康,正气安定和畅,不生疾病。因此,中医“治未病”强调以五脏为本,保持五脏之气的充盛和运行正常,就能达到预防疾病目的。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指出五脏是身体强健的根本,五脏强盛则生命能长久保持正常,五脏精气不足则人之生命就会受到损伤。可见,五脏精气充盛,则人体正气充足,卫外防病功能正常,则疾病不生。因此,预防疾病的重点在于保持五脏精气充盛,从而保持人体正气充盛,此即《素问·评热论》和《素问遗篇·刺法论》从正反两方面反复强调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除了治疗本脏病,尚应从五脏为本的原则出发,根据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而“先安未受邪之地”(《外感温热篇》),从而截断疾病传变,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中医这种以五脏为本截断病势的“治未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多以肝脾关系作举例说明。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肝受气于心,传之欲脾。”《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承继而发扬之,从“肝病实脾”的“治未病”原则出发,创立具体方剂,使五脏为本的“治未病”原则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

4.人之寿衰以五脏为本

人的生命现象是以人体脏腑功能及其之间协调为基础的反映,人的生老病死均与各脏腑功能的强弱盛衰息息相关。《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故能长久。”衰老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衰弱的状态,脏腑虚损为衰老的主要病因,五脏皆衰是衰老的最终的整体特征。五脏之中,肾为根本。由于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故与人体衰老的速度、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肾气虚损是衰老的根本原因。肾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始动力。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衰老的速度,直接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关系着人体的寿夭否泰。《医学正传》就有“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之说。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能够长养五脏六腑,是人体抗邪防病治病、保养生生之气、延年益寿之关键。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生机低下,全身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早衰之象。正如《脾胃论》所说:“内伤脾胃,必暗伤人寿数。”因此,从人之寿衰与五脏的关系出发,养生强调调养脾肾,以充实人体之先后天精气,从而保持生命长久延续,得享长寿。


终审:马烈光工作室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