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烈光临证医案之肺系疾病(四)
李某,女,42岁,于2019年5月3日就诊。
患者自诉为中学老师,1周前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灼痛,声音嘶哑,咯痰不爽,色黄黏稠,鼻流浊涕,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后体温恢复正常,适逢假期,故来求诊。现症见咽痒咽痛,偶发咳嗽,咯痰黄稠,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增高,听诊双肺未闻及啰音,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红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喉痹。
辨证:风热犯肺。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处方:自拟利喉止咳汤加减。
药物:金银花20g,连翘20g,板蓝根30g,桔梗15g,牛蒡子15g,杏仁15g,瓜蒌皮15g,浙贝母15g,威灵仙15g,矮地茶15g,金荞麦15g,僵蚕10g,蝉蜕10g,重楼5g。3剂,水煎服。嘱患者减少用嗓,适当锻炼。
2019年5月6日二诊:患者诉诸症大减,复査血象恢复正常,原方去重楼继进3剂,诸症悉除,咽部充血基本消失,病告痊愈,此后随诊其病情暂未复发。
按语:《素问·阴阳别论》中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二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即肿胀,肿胀甚则痹。”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咽喉之病,夹热者十之六七,夹寒者十之二三,而风寒包火者,则十中之八九……可见咽喉之病,不便轻用凉药,而专主开发升散者,所谓‘结者开之,火郁发之’是已”。治疗喉痹应重视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使药力直达病所,达到迅速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扬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吴鞠通《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耳鼻咽喉各窍均位于头面部,属于上焦,故治疗喉痹应注意用药轻灵,金银花、杏仁、桔梗等质地轻清的升散之品治疗喉痹效果颇佳。
本案患者系中学教师,时常用嗓,故投以解毒利咽之品。“自拟利喉止咳汤”为老师爱人、四川省名中医蒋建云主任医师所创用,老师遇到相应的病人也会化而用之。方中桔梗“主利肺气,通咽喉,宽中理气,开郁行痰之要药”,擅疏风解表,祛痰利咽,牛蒡子宣肺利咽、解毒消肿,与桔梗相伍解毒利咽作用加强;杏仁止咳化痰、润燥下气,与桔梗相伍一升一降,升降调和,祛痰止咳力强;浙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使肺气得以宣通,痰结得以润化;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威灵仙驱散在表之风邪,又能温化在里之痰湿;矮地茶、金荞麦二药合用,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僵蚕、蝉蜕疏风清热,利咽开音,全方共达疏风清热、祛痰利咽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