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改革,5月2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医学伦理学》课程负责人刘毅教授召集教学团队在行政楼310会议室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梅、教务处副处长王世宇及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
一直以来,我校《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围绕立德铸魂根本,立足“医乃仁术”医学教育本质,注重医德教育在良医养成中的地位和导向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医学伦理理念培育过程,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合格人才。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且以该课程为依托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奖。
会上,课程组教师先后进行了专题发言,并结合课程建设、围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
唐雪梅老师从课程思政背景、课程建设的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医学伦理学课程建设情况。徐正东老师介绍了《医学伦理学》执医考试考前辅导相关情况,并建议通过加强教材建设、提升执医考试成绩、增进学术交流三方面深入开展课程建设。
赵桐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和课程思政教学重点,就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课堂,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分享了教研心得。雷虹艳老师认为,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天然优势,应注重挖掘课程自身的思政元素。者容娜、王雪、吴娟三位老师分别从实践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发言表示要注重平常工作生活中对思政素材的收集和提炼,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刘东梅院长要求加强教研活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交流如何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在教学中可结合临床医学实践、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自信,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激励学生守初心、担使命。同时,积极打造优质教学团队,以经典案例为核心,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避免出现“两张皮”,对标建设,追求卓越,做“四有”教师,守正扬道,在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世宇副处长从课程教学理念、团队建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特色与规划等方面对课程建设作指导:课程建设应凸显教学理念要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补足短板,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凝练课程目标,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整合资源、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建立科学、可测量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实效性;凸显成中医特色,对标一流,找准定位,规划课程发展方向。
课程负责人刘毅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课程组应进一步拓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刘毅就《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贴近亲近教学主体。以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和思想道德理论“价值引领”同步提升为目标,凸显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牢记医学初心,践行医者仁心,彰显家国情怀。二是深耕细作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资源,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学课程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功能。三是同向同频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是推进“三全育人”、抓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各类课程应当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四是统筹调度教学资源。课程建设要高起点谋划,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雪梅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