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六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成都圆满闭幕。本次大会是继前五届之后中医药领域又一次的国际盛会,内容丰富,亮点突出,彰显和提升了我校在国际中医药界的学术和产业影响力。
大会的成功举办与大会学术委员会的突出工作密不可分。大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教授和我校副校长彭成教授担任,分别领导学术委员会北京办公室和四川办公室的组织工作。我校作为大会学术委员会四川办公室所在单位,承担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日常事务,牵头负责大会学术工作,严格、认真执行和落实组委会的决定事项。在全体参与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下,大会的各项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大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校对于国际性学术大会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积极的应变能力,为未来继续主办、组织类似国际性会议积累了丰富经验。
本届大会共由8个分会组成。其中,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分会在传统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展现了中医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分享了精准药学研究的最新前沿、中医整合医学的构思蓝图,将对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及中医药国际化,发挥积极作用。
中药资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分会汇集了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立足传统医药,面向前沿科学,多角度深入探讨了中药及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保护、评价、开发和产业问题,明确了中药在世界各地区发展的实际问题,总结了中药资源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药资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创新中药与国际化分会聚焦经典名方、改良型中药新药、创新中药等开发,探讨市场需求与创新策略、评价技术指南、监管科学与国际市场准入等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行业研究、评价、监管和国际化共识,推动建立了符合中药发展规律的审评审批和监管体系,促进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中药国际化。
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分会围绕中医辨识与干预关键技术装备、中药制造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装备、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跨界融合三方面内容,邀请了医药装备界杰出代表,交流创新发展成果,共同推进中医药装备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针灸国际科技合作与融合发展分会会上发布了“针灸国际大科学计划”倡议。该倡议的提出,是针灸走向国际更高水平的一个起点。倡议希望通过此次针灸大科学计划的实施,行内人士能够携手将针灸非药物治疗的学科特色与国际倡导的“健康医学”相融合,紧抓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契机,为针灸事业与人类健康奉献力量。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循证医学研究分会会上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流感循证能力建设项目暨流感协同创新联盟和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中医肿瘤循证创新联盟,对于中医药医疗决策和中医药政策提供参考,助力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签署了川港中医药科技合作项目协议,进一步夯实了川港中医药合作基础。
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分会围绕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实践与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推动了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中医药养生治未病传承创新分会会上发布了《“健康养生”成都宣言》,反映了健康养生界同仁的共识,承载了对人类健康事业的责任和担当、对健康长寿的热爱和追求,对于汇聚健康养生行业力量,共同奋力发展养生治未病事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文化意义和战略意义,对共享健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总之,本届大会精彩不断、大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得力、团结协作,克服了诸多困难,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既为大会展示了中医药领域近年来的重大成果,也为大会研讨提出了中医药未来发展新方向、新领域,展示了我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为我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入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和努力。
(图、文/科技处 张慧敏 编辑/刘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