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4月3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新华通讯社主管 )
链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5-04/03/content_543336.htm
内容:
我国“治未病”健康体系尚不健全
亟待克服政策人才学科发展等障碍
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进程加速,慢病防控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学在几千年来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手段,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未病”理论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记者近日调研发现,自2007年全国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以来,各地兴建了不少“治未病”中心,但“治未病”体系的建立仍然亟待克服政策、人才、学科发展等障碍。
“治未病”:慢病防控的需求
近日公开发布的一份《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显示,目前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亿到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到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这些数据背后,是对于慢病防控的巨大需求。
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教授马烈光介绍,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具体说来,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前,注重保养身体、培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特别适合健康、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既病防变,是指生病之后,注重治疗、增强正气,驱除邪气,防止疾病转变与发展,对已患病的患者起到防止疾病向不好的地方发展,及时治疗直到痊愈的作用;而瘥后防复,则是指在疾病缓解或痊愈后,通过中医调养防止疾病复发,适用于慢性疾病缓解期的预防治疗。
以预防为主的大健康体系是降低社会医疗成本、解决医改难题的突破口。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医疗成本过高的问题。目前,很多医院采取各种方式降低死亡率,但却没有很好地采取行动降低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即预防上多投入一元钱,治疗就可减支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美国经过20年研究发现,90%的人通过健康管理和教育,能把医药费降低10%。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京认为,将“治已病”的思路转向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理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让“不生病、少生病”与“治好病”并重,才能使全民的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他说,例如一个孩子出生后如果通过检测知道其患高血压的风险高,家族也有病史,那么家长就应在给孩子配餐时注意少盐,养成清淡口味,降低成年后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日本就是通过这一简单方式将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发病率降低了80%。
“船到江心补漏迟,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理念内涵丰富,具有现实意义。”马烈光认为,随着医疗环节的“端口前移”,卫生预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而中医学中具有预防特点的“治未病”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倡“治未病”,注重机体保养,顺应了当前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健康的趋势。
在马烈光看来,“治未病”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在疾病没有征兆前的积极保养预防,有疾病征兆时就及时干预,疾病产生后截断其转变过程,处处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利用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和特色,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阻断疾病深入或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多赢”局面。
“治未病”存在浑水摸鱼现象
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力争用30年时间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经过8年的试点,形成了“治未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但对于“治未病”体系的健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马烈光说,目前很多医院的“治未病”科室实际上是“拼凑”出来的。挂“治未病”的牌子,事实上却是做康复、针灸的,或者把其他科室医生直接调过来就组成了一个“治未病”科室。由于缺乏特色,一些“治未病”科室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并且因为目前“治未病”理念不清晰,还出现了浑水摸鱼的现象,比如,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各种打着养生旗号的“神医”。
吴节告诉记者,在基层,很多“治未病”科室实际上已经成为变相的中医针灸室,与针灸、康复科室没有什么区别,难以吸引患者,更别提普及“治未病”的理念了。
目前“治未病”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一大障碍。马烈光告诉记者,“治未病”中心多设立在大城市、大医院,乡镇、小医院发展滞后,很少设立专门的“治未病”科室。实际上,广大乡村地区对疾病防控需求非常巨大,但是由于政策、条件、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限制,基层医疗专业人员的匮乏特别是中医药人才与技术方法缺乏,让“治未病”体系在基层落地生根仍然举步维艰。
对于“治未病”体系的建立来说,学科发展严重滞后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马烈光告诉记者,当前全国各大中医院校都设立了康复专业、针灸专业等,但是几乎没有专门设立“治未病”专业的,也没有专门的“治未病”教研室,更缺乏专业的“治未病”教材。“学科建设落后,理论与临床脱节,导致‘治未病’人才严重断档。”马烈光说,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
“治未病”体系亟须要政策扶持
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建议,健全覆盖全国的中医“治未病”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标准、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等,让其真正落地生根。
一是规范“治未病”的行业标准。吴节认为,目前,“治未病”缺乏具体的标准和流程,存在“四个不统一”:价格不统一、穴位不统一、病种不统一、药物不统一。例如,对于大众已经广泛接受的“三九贴”、“三伏贴”,具体贴在哪个穴位上、收费多少,基本上是一家医院一个样,患者难以辨别和选择。而且,标准缺乏还容易造成混乱和假冒伪劣的产生,也给了各种打着医疗、养生、中医旗号的江湖骗子以可乘之机,使各种“神医”用偏方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招摇撞骗。
二是加强对“治未病”的政策扶持。吴节告诉记者,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丰富,但是目前国家在政策上还是偏重未病先防,对于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支持不够。实际上,“治未病”在很多方面也大有可为,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她告诉记者,目前,该院“治未病”中心就开设了试管婴儿孕前调理特色服务,为即将做试管婴儿的妇女进行专业调理,大大增加了试管婴儿成功的几率,还能减少妊娠期疾病的发生。目前,每年来预约进行该项服务的妇女已达到上万人。
三是加强“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马烈光建议,将“治未病”科研、教学、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理论深厚、技术娴熟的专业人才。并且,可以将“治未病”与当前热门的健康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治未病”产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四是强基层,加大力度培养基层“治未病”学科带头人,促进“治未病”落地。四川绵阳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田勇建议,将社区和农村作为实施“治未病”的重要平台,把“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融入医改,提升基层“治未病”水平。
五是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治未病”信息网络。吴节建议,“治未病”涉及健康档案的管理、慢病防控等多个环节,过程漫长,亟待建立一个数据完善、共享畅通的信息化体系和平台。
此外,对于“治未病”的宣传科普也需要加强。专家建议,很多普通民众还存在将“治未病”当成“治胃病”的误解,“治未病”内涵丰富,如何准确、生动的让“治未病”理念进入社区、学校、乡村,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间:2015年4月3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新华通讯社主管)
链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5-04/03/content_543414.htm
内容:
春季养生三诀:好习惯 少餐饭 适时候
古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人们对养生的关注也随之升温,因为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都强调,如果保健养生工作在春季做得好,就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春季应当如何养生?
命好不如习惯好
马烈光教授告诉记者,中医认为,影响人寿命的关键是“后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疾病损伤等,其中与养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活方式,也就是“习惯”。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人的寿命,60%取决于自己,只有15%取决于遗传,即“先天禀赋”。故要想长寿,祈望“命”好,不如尽量优化、完善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养出好习惯。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也是培养好习惯的开端。从现代的社会及人文特点来看,好习惯的培养应着重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淡泊宁静。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期望捷径、求捷径,令人心无所定,多欲而神乱,破坏了长期、稳定好习惯的养成,甚至会直接引起情志紊乱而致病。所以应学会淡泊宁静的处世方式,以抑制浮躁,使“定而生慧”,安而正行。《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凝神敛思,减少过分的欲望,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思想基础;
二是处处留心。“留心处处是学问”,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保持、加强已有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勇于改变坏习惯。“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生命健康的“坏习惯”。完全消灭这些不良习惯并不现实,但是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好习惯,这才是养生者一生的巨大财富。尤其要注意的是,发现坏习惯,要从生活的最细小之处着手,任何一个微小的坏习惯,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损伤和疾病的产生,所以强调“处处”,强调“留心”。习惯的修正,还应以人为镜,发现他人有不良习惯,马上反观己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发现他人的好习惯自己没有,则行“拿来主义”,并于自己的实践中进行检验,效则取之,不效则弃之。儒家有“三省”之法,养生者也当“三省”,即“省己以周行,省人以立鉴,省天地以得法”;
三是勿因情废行。现代很多人感觉养生难,难在好习惯总要为人情“让路”。典型者如饮酒,当前社会,酒桌上似乎不醉不足以显示热诚,更有甚者,竟因大量饮酒而致酒精中毒,甚至有的“殉职”酒桌。宋朝叶适说得好:“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杯自害身。”所以,为了生命健康,遇到人情难关,要量力而行,或点滴不沾,或“客气”一番,甚至小小“伪装”一下,总胜过病房哀号,痛苦自受。而对于喜好饮酒者,当记住一诗:“不醉多愁醉多病,几回爱酒又停杯。”
多寿只缘餐饭少
随着气温回升,很多人开始减肥。中医早就指出“水谷,生之本也”,俗语也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之说。的确,食物是人体绝大部分的营养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越好,对食物的摄取也应得法,否则反会损寿。现代社会常见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恰缘于摄入营养过剩。因此,食物摄入量与健康长寿有很密切的关系。
古人对此其实早有警醒。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明确阐述了所食多少与寿命的关系,他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众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而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更精辟地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说,一顿不能吃得过多,每餐进食量宜少,每日可以适当增加进食次数。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贫瘠的北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支古老的部族——图布族。图布族人一日三餐都很少,但身体却异常强壮,多寿星。
那么,食物摄入太多究竟对身体有什么损伤呢?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吃得太多,超过自己的消化能力,会损伤肠胃功能。前人还有“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之说,指出了摄食过多的具体危害,即“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吃得多,大、小便就多,身体容易发胖,饮食也不容易消化完全,晚饭吃得太多,还会影响睡眠,这就是“五苦患”。对此,养生须慎诫之。
那么,怎样把握“少食”的量度呢?其实人体自身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每当进食到一定量的时候,身体自然会发出信号,那就是“饱”感。我们日常只要细心体会,自然能明显感觉到,一旦“饱”感出现,就该及时停箸,此即“少食”。如果继续进食,甚至出现“饱胀”“撑满”的感觉,说明摄食过量,不利健康。当然,此处所提到的感觉,是针对没有疾患的人群,如果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或者因为其他系统疾病影响到胃肠道功能的,则不在此例。若感觉每餐少食提供的热量不足,尚可增加进食次数。例如老年人一天可进食四至五次,每次食至饥饿感消失即可,这是老年饮食养生一法。人欲得长寿,当谨记南宋享寿85岁高龄的大文豪陆游所说“多寿只缘餐饭少”,把“少食”作为养生要务,严防多食伤身。
适者得寿
常言道:“适者得寿”。说明养生得长寿,“适”为大前提,即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并时常保持身心舒泰。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和”、“顺”思想在中医养生中的体现和运用。
养生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和合”的整体,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因而“生气通天”。如《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即“天人一体”、“天人相应”。受这种思想影响,养生主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应自然的地理、气候特点而施养。历代养生家都主张要将养生活动融入自然,利用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的便利条件开展养生,诚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在《芙蓉池作》中谓:“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在现代紧张的工作生活环境下,这更具有现实意义。有条件者多出去走走,抛开烦恼专心旅游,便能得自然之趣、养生之乐、适者之寿。另外,适应自然还应当适应自然生物环境。唐代白居易有诗云:“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人只是自然生物物种之一,不能自诩“万物之灵”,便对其他物种随意生杀予夺,这是现代社会的弊病之一,当为养生者所戒。
养生当适应社会环境。人除有自然性外,社会性更是其根本属性,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社会对人的影响从人出生时就已存在并发生作用,有时甚至超过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工业废气、废物等多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若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有害物质,则会使人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此外,多种传染性疾病均是通过社会中人与人的接触而广泛传播。社会地位的变更也对人体产生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就是说,先贵后卑,或者先富后贫,都会由于社会地位的剧烈变化而使人心志凄怆,情怀悒郁,导致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因而,养生者应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开阔的胸襟看世界,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养生当以舒适为戒,不奢华贵。白居易在《三适赠道友》中言:“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况我心又适,兼忘是与非。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就是说,衣服、鞋子不求华美名贵,只要身体和脚感觉舒适就行,再加心中恬适,此之谓“三适”。苏东坡也有“三适”,即晨起栉发、午间坐息、临睡濯足,比白居易的经验更加具体,也是日常须每日坚守的养生法则。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