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探索课程思政 深化三全育人” 系列讲座的特点和启示
简析“探索课程思政 深化三全育人” 系列讲座的特点和启示
来源:人民网公开课
疫情防控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要求。为此,人民网公开课联合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文华在线以及各高校教师推出“优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公益直播项目”,探讨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由北京联合大学承担的“探索课程思政 深化三全育人”专题系列在线直播讲座从3月30日开始至4月20日结束,历时20多天,由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领衔的7位专家主讲,他们向全国的听众分享了联大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讨的成果和实践探索的历程、做法和收获。在人民网文华在线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讲座人的共同努力下,7场系列讲座圆满成功。系列讲座内容丰富,特点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给全国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一、系列讲座特点
(一)紧扣中央要求,目标设计精准
人民网公开课策划的这次系列讲座目标设计是为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思路借鉴,为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系(部)、教研室、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提供做法参照,为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一些实际工作的引导和指导,为全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力量。北京联合大学党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组织讲座人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讨论这次系列讲座的目标和要求,力求精准地领会、准确地落实系列讲座的目标设计,紧紧围绕、服务于教学目标,精心思考组织讲座的内容,认真备课,反复修改、打磨讲课教案和PPT,努力实现讲课的最高水平和教学的最好效果。从听课人反馈的意见看,讲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系列讲座结束后,授课人收到了大量的电话或微信。一位全程收看讲座的老师评论说,讲座针对性强,全面解决了我们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各种疑问,受益匪浅;另一位老师说,讲座从理念到实操,内容丰富,开阔了我们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眼界和思路;还有老师说,这次系列讲座每次1小时,短小精悍,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专家倾情付出,场场都是立德树人的示范课。
(二)内容广泛多样,针对性强
根据听课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授课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课程思政的理论思考及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顶层设计。这一部分由韩宪洲书记主讲。他阐释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的理解,分享了联大形成的“一”“二”“三”的认识:“一”是指一个首要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二”是指两个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三”是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接着,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系统回答了课程思政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怎么看等问题。他强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深化“三全育人”工作并没有标准答案,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一直在路上。在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根本性举措、全方位行动、有步骤推进,联大人坚定了方向、找到了感觉、尝到了甜头。他认为,联大的课程思政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在于联大党委、联大人听习大大的话,并且听懂了习大大的话。
二是校机关职能部门、学院、党支部等行为主体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学校教务处处长齐再前聚焦“以课程思政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题,介绍了联大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对于课程思政的明确和细化。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大纲中细化“专业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是怎样培养的?”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祖明以学院全年举办的课程思政交流研讨大赛为例,介绍了学院层面如何组织教师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部署的做法。首先是在活动初始阶段让教师学习和领会立德树人的内涵、课程思政的目的和要求;其次是让教师在比赛的研讨培训中分享体会、转变思想,对思政课程理念产生共鸣,并内化到自己的心灵之中,能够润物无声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比赛中去。第三,大赛结果出来后让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整改不足,固化成果,促进工作水平提升。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党支部书记常金平结合自身工作,介绍了教师党支部如何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他重点分享了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的“12345”机制,从协作、考核、督促、激励几个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他的讲座反映出联大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推动者是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是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教师党支部站到了育人第一线,站到了学校工作的前台。
三是不同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艺术学院教师姜喜龙介绍了艺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和体会。他以《住宅空间设计》之新中式风格解析为例,指出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做人做事道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他归纳与提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特点:重礼、崇和、会意,详细分析了这些特点在住宅空间设计传统风格中的表现和对新中式风格设计的影响,强调教师要将这些文化特点、艺术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之中。他认为,课程思政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积累和总结反思。智慧城市学院教师江静汇报了工科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体会。她结合工科具有的创新、严谨、求真、务实的专业特点,以《通信电子线路》《C++程序设计实践》两门课程为例,提出工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走好“三步曲”:一是认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在备课中,要按照教学大纲,认真梳理知识点,挖掘出自立自强、诚信、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螺丝钉精神等育人元素,精心设计教案;二是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在讲课中从复习、导入、讲授、小结、作业各环节找准切入点,学中做,做中学,力求让育人元素入脑入心;三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在反思中要聚焦以学生为中心,立足有意义学习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求知欲与获得感。她认为,课程思政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教师必须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
四是如何从课程思政走向专业思政。旅游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白分享了“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思政的建设过程,学院以“专业课程红旗渠”工程为起点,一路走来的认识和收获。在讲座中,她介绍了对专业思政内涵的认识:即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要体现出本专业对人才的核心素养要求;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有反映本专业核心素养要求的育人目标和实现路径的设计与表述;在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要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她指出,专业思政建设的关键点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专业建设各要素全过程,坚持课程思政在专业思政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专业负责人在专业思政建设中是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定位,坚持教师党支部在专业思政建设中起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她强调,专业思政建设要坚持整体性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专业建设各要素全过程;一体化推进。把握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一体性特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差异化实践。结合专业内涵和外延,制定个性化、有特色的建设方案。
为使有限的讲座时间能够为听众带来最大的收获,整个系列讲座坚持问题导向,所讲内容大多是听课人最为关注、最为疑惑、最想了解的问题,这有利于为听课人解惑释疑,开拓工作思路。
(三)理论联系实际,可借鉴性强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和思考,联大形成了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认识,将课程思政作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和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整个系列讲座反映了联大这几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的整体过程。系列讲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思考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教育部、北京市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根据,力求政治站位高,领会深刻、准确,能给听众带来感悟和启发。实践做法都是联大自己的探索、自己的心得。所用案例不是来自网上的、书上的,不是旧船票,而都是讲课人自己设计并在自己的日常工作、教学中运用的。所有讲课人都讲了本单位或本人是怎样组织、推动、开展课程思政或专业思政建设的。如学校教务处怎样组织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每年怎样组织全校教师课程思政设计大赛,怎样建立学校层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等,都是一些具体的举措;学院层面、党支部层面各自是怎样组织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怎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题立项、组织种子工程、苗圃工程、燎原工程以及怎样组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初赛,怎样做专业思政建设,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评优评奖等,也都是实操性的做法;两位专业课教师更是现身说法,提供给听众的都是自己开展课程建设的做法和自己感悟的体会,可以很方便地为他人所借鉴。系列讲座既有宏观层面思考设计,也有中观层面的推进措施,还有微观层次的做法操作,给听课人带来全方位、多层面的知识了解和经验分享。
(四)精心备课,倾囊分享
近几年,北京联合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8年6月和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两次在联大召开课程思政工作推进现场会。到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来联大学习交流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多次受邀到兄弟高校做经验交流分享。对这次系列讲座,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精心挑选授课承担单位和讲课人,可以说,授课团队的成员都是有“金字”招牌的,他们能够组成联大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汇报的“最强战队”。如韩宪洲书记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是联大课程思政的设计者、组织者、推动者,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媒体发表了一系研究成果。艺术学院党委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党支部是“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静老师为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等。这些单位的领导和教师既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操者,也是理论研讨方面的佼佼者,他们深感讲座任务光荣,领命集结。系列讲座筹备过程中,大家一起学习、共同研讨,相互交流、互相借鉴,经过集体备课,反复修改教案和PPT,对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内涵认识不断提升,对以往的工作梳理、经验的总结更加系统、到位,对工作的体会和感悟也更加深刻。在讲课时,他们各自拿出了全部看家本领,倾囊奉献,毫无保留,展现出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二、系列讲座的启示
系列讲座给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主要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是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联大党委敏锐地意识到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思政正是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点、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举措。所以,学校党委及时出台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2018)》,提出学校要有氛围、学院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课程要有品牌、讲授要有风格、教师要有榜样、成果要有固化的“七有”工作要求。2018年又出台了《北京联合大学关于开展学院“三全育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2019-2020)》。2020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专业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关于印发<北京联合大学“三全育人”“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从制度层面给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学校党委把课程思政建设放在每年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每年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交流会等。学校每年都要召开的党建工作会、师德论坛等重要会议,也都把课程思政作为最重要的议题进行研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顺利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因素。
(二)建立完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是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
校党委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是全校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学校党委统一全面领导、党委宣传部或教务处牵头抓总、院、系、党支部具体推进落实、各部门密切协同、教师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宣传部或教务处要牵头组织这项工作,制定全校性的文件,组织召开课程思政推进会或深化推进会;教务处将课程思政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并组织全校性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组织教师的研讨或交流;人事处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考核内容、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标准之中;党委组织部推动教师党支部抓课程思政建设,并纳入教师党支部考核指标体系,组织教师党支部抓课程思政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以及开展评选课程思政建设先进党支部活动;各学院和教学单位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改立项,用课题研究促工作水平提升,并在涉及教师各类评优表彰中,将课程思政工作情况增列为条件性要求。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支持、推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思政贯穿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学校管理、教学、服务工作各方面,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些务实有效的制度机制设计,对课程思政的落地生根和有序推进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三)充分调动学院、系(部)、教研室、教师党支部的积极性是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性工作,必须坚持“三全育人”原则,也就是要做到时时、处处、人人都要育人。所以,课程思政不是阶段性工作,不是活动、不是运动,而是要必须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要常做常新常深;课程思政面向学校全部专业,所有课程,所有工作方面,涉及全体教职工,全校没有可以置身事外的局外人。课程思政建设也是整体性工作,需要全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来实施落地。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决策部署,必须由基层党组织、学院、系(部)或教研室、党支部来落实。学院要出台文件或制定规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立项,优秀成果评选,组织课程思政设计比赛,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搞育人” 具体落实地各项工作中去。系(部)或教研室、党支部作为最基层的单位,更要做大量具体、扎实的推动工作,努力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最终让课程思政的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联大探索由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让教师党支部站到了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第一线,有力提升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和教育效果。在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实施“双带头人”制度。党支部将开展课程思政与党支部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一体设计安排。教师党员开展集体备课、集体评教评学,实现了教学、科研与党的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课程思政成为了学校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破解了高校长期存在的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不充分的难题,促进了党支部建设;同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通过磨炼教师“三项基本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育者先受教育,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品德、素质能力,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教育者先受教育是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教育者先受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条件。育人者如不先受教育就做不好课程思政工作。如果教育者内心不认同课程思政的理念,就不会真正有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时,如果教师自己都不受感动、感染,又怎么能在教学中去感动、感染学生呢?教育者自己如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千言万语的教育效果都抵挡不住教师一次不当言行对学生心灵所造成的阴影和破坏。所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一定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学校各级领导要先受教育,教师要先受教育,教工要先受教育。没有育人者的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先行,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方面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就很难顺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主力,教师更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和师德的全方位建设,为开展课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又组织开展了关于推进专业思政、深化“三全育人”等方面文件的学习研讨,召开重温“3?18”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设,继去年今年再次出台加强思政课建设的10条措施。在全校广泛开展“三全育人”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在立德树人路上,联大人使命在肩,初心不改,步履不停。联大人也将一如既往地愿意与广大兄弟高校交流做法、分享经验,携手共进,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作者:仲计水,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原文链接:http://mooc.people.cn/n1/93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