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
《中国青年报》
2020-06-08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表述,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中价值、知识、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深入地阐述了课程思政最为本质的内涵,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价值比能力和知识更加重要;价值塑造是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将价值塑造的成分有机地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要充分发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切实达到育人成效。
《纲要》还明确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结合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稍做探讨。
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走上讲台,或者在课堂内外与学生沟通交流,其自身的学术水平、治学境界、教学投入,对学生是不是有足够的关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是了如指掌,对学生的成长是不是倾心关怀,学生有着最为真切的感受,也最容易受到教师所呈现出来的师德师风的感染和影响。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长期坚持给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上课,除了讲好自己承担的课程,他还投入大量精力精心指导年轻教师备课,甚至在年轻教师上课时坐在第一排,和学生“抢”答问题。身边触手可及的学术大师以最投入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学生看到不同年龄跨度的老师们专心做着本领域最前沿的工作,看到学长以及同学做出了有价值的工作,对自己也能以创造性的工作服务国家、改变世界充满了信心,因此而加倍努力,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最好的成长状态。教师在课堂内外关心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成长,也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和人生态度,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是课程思政最见成效的方式。这也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问品行和潜心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纲要》中就如何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的确,各类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不同类别的课程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自身推进课程思政的路径和目标。通识课程在价值塑造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尤其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通识课程,在这方面有着比较直接的影响。在近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清华大学持续推动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呈现出自身的学科特点,比如我们有实力雄厚的环境、能源、计算机、生命科学等学科。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智能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等,都是当代中国和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的学生将来可能在这样一些领域成为领军人物,让他们在受教育阶段了解这些问题所具有的学科内涵,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路径,可以促使学生从价值取舍和公共政策的角度,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理解这些问题。又比如,清华历来有重视体育的传统,清华体育教学的前辈马约翰先生特别强调体育的迁移价值,指的是体育锻炼中养成的价值和品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结合课程思政的推进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落实,我们的体育课教学也在锻炼体质、提升技能的同时,更加强调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顽强拼搏、尊重对手、尊重规则、不惧失败等价值品性。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各个环节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要素。课程思政如果生硬造作,如果被理解为所有老师都要讲一点思政课的内容、所有课程在专业内容之外都要另行添加一些思政元素,就会出现“两张皮”“贴标签”的情形,一定效果不佳。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即便是在高度专业化的理工类课程中,也完全可以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元素。“通信工程”课程选取解决高难度通信问题的最新案例,在讲述分析信息技术问题的同时,将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创新、奉献、团队合作的精神融入其中,在学生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防火结构”课程主讲教师谈到,有些结构形式常温力学性能和抗火性能都很好,由于人工成本高,在国外得不到发展,但很适合我国的国情。他在课上展示的很多现代工程结构形式,都是扎根国情、前沿创新的案例。如何以适合国情的方式最好地在工程设计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专业训练和价值引导的要素就这样巧妙地在教学内容中水乳交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的,远不止于知识和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师要具备让学生敬重的学问与品行,要以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各类课程要以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式,建构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都要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盐在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清华大学副校长 彭刚)
协同联动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
《中国教育报》
2020-06-06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价值观念和主体选择也日益多元化。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关键跃迁。高校在贯彻落实《纲要》的实际中,需重点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党委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涉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不是某一个部门或学院可以单独完成的,必须由学校党委顶层设计、总体协调、统筹推进,才能保证方向正确、决策权威、执行有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成立“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主管思政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各部处和院系负责人为成员,小组定期开会制定课程思政各阶段工作细则。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改革。
二是示范课程精选精育、有序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天然黏合度差异很大,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切不可急于求成。首先是要高度重视第一阶段示范课程的标杆性。首批示范课的教师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科研能力精湛、教书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把思政元素与课程完美结合,让学生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这是课程思政示范建设成功的关键;课程覆盖面要广,让更多的学生对课程的建设效果充分认同、真心喜爱。第二阶段应在各院系精选精育1—3门课程,探索总结不同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共性与特殊性。第三阶段再推广至全校各类课程。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保证了课程改革实效性强、少走弯路,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学校还将时政与专业相结合,开设课程思政专题课,增强时效性。今年,学校从新闻舆论、科学素养、法治精神等多个专业视角开设大国战疫系列专题课。青年教师刘娜娜在网络平台首讲“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三种面孔”,学校主要领导和全校师生共同学习,探讨在当今国际舆论环境中青年人应如何积极发声、有效发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润物无声。经过不断探索,学校总结出“用北航人物讲身边榜样”“用北航故事讲中国故事”“用北航精神讲使命担当”的课程育人模式,将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从抽象的“天边”拉回到具体的“身边”,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些思政内容不但没有挤占专业内容,反而成为专业课堂的“点睛之笔”,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
四是各类教师合作实践、协同育人。在第一课堂,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纽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综合素养学问中获取思想源泉、学术支撑和文化熏陶,互相学习,形成教育共同体。在第二课堂,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带领学生奔赴祖国各地,和学生一起调研国情、服务社会。北航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双导师制”,每一支实践团队至少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思政课教师和一名专业课教师,保证方向性和科学性。教师与学生同吃住、共劳动,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教育效果显著提升。
五是高校之间互学互鉴、共同进步。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新时代明确课程思政理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北航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总结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举办首届全国高校课程育人高端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和方法。
今后,高校要在教育理念层面凝聚共识,在教师队伍层面加强交流,在教育内容层面同向同行,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赵罡)
终审:课程思政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