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教学建设>详细内容

教学建设

中西医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5 15:5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中西医专业综合改革

建设情况

为培养适应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我国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中西医理论宽厚融通、中西医临床知识技能和谐一体、特色优势互补融合提升,在继承与发展基础上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实践型、复合型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人才,依托中医学、中西医学两大国家级特色专业,我校积极推行中西医专业综合改革整体项目建设工作,在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不断强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特色。确保了中西医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1.项目实施方案

依托学校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直属附属医院国家级中西医临床重点专科专病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发挥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优势与特色。

遵循社会适应性和持续发展性的办学原则,以专业质量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主线,坚持“秉承传统,崇尚创新,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实施“按类招生、分段教学、宽厚基础,坚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优化师资结构,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建设,使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国家级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专业建设和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行业进步做出贡献。

1)发挥中医学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医学高等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探索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教育和临床的结合点,创新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2)以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一流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条件为支撑,构建高水平的专业平台。

3)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精品课程体系、特色教材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专业建设持续稳步发展。

2.具体工作举措及成效

 2.1.坚持“一个体系,两套知识”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知识模式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熟读经典,凝练中医理论精髓,突出中医知识精华,传授西医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应用新手段、新方式传授现代医学知识。

2009版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针对各利益方返回的信息,修订2012版中西医专业培养计划,不断优化和完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西医汇通的人才培养知识模式。深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以专业培养为主的科研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科研方法知识板块,提升文、史、哲和科研素质的修养,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坚持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纵向理顺、横向拓宽、加强基础、坚实临床、调整结构、更新内容”,分板块设置,整体优化、循序渐进,确保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2. 创新“独立思考,勤于动手”的人才培养能力模式

创新“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体”的中西医临床实践、实训教学模式。独立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独立西医诊断学实验课,独立中医内科学、外科学实验课,独立西医内科学、外科学等系列实验实训课程,改变中西医临床实践教学的从属困境,树立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和教学新实践。强化中医望、闻、问、切,西医问诊、查体、基本技能操作等中西医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

2.2.1建立完善的、可复制推广的中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一中心、三阶段、六要素”统一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各环节质量标准: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认真总结,组织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论证,紧紧围绕培养中医本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一中心,全面对实践教学大纲和考核评价标准进行再修订,建立和健全中医本科学生实践教学体系。

“三阶段”即:基础实践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和综合实践教学阶段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对高校医学实践教学科学合理的总结,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每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模式各具特点。三个层面之间既循序渐进,又相互交叉。

“六要素”即:职业人文素养、终身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六大实践教学培养要素。六大要素的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贯穿于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始终,而每一阶段又各有侧重。

2.2.2 建立健全“三层面、七环节”双向反馈的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体系:

“三层面”即:教学管理层面、教学督导层面和学生评教层面。三个层面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能够较全面、客观的反馈教学信息。

“七环节”即:社会实践、课间见习、夜间见习、教学实习、岗前培训、毕业实习、毕业临床技能再强化等七个实践教学监控环节,每一环节层层把关,设立相应质量控制标准。建立和健全“七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通过“三层面”信息收集与反馈途径,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体系。   

   

2.3.促进从结果向过程转变的“以练代考,以考促训”的人才培养考核模式

以中西医临床课程考核为突破点,进而带动整个中西医临床课程体系从重视学习结果向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考核方式多元化,选择科学合理、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笔试、口试、小测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作业、调查报告、讨论、案例分析等,提倡多种考核方式的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以减少期末终结性考核带来的片面性,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4围绕中医基本技能和中医思维训练,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建设特色教材

2.4.1. 建设精品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科学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改革教学内容,突出中医学特色与优势,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落实在专业课程建设中,重点打造《骨与关节损伤》、《诊断学基础》和《中医妇科学》精品课程。

2.4.2. 建设特色教材

继承中西医临床医学传统理论、吸取现代研究成果,结合学科前沿,开拓创新,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积极编写符合我省和西部地区的实际及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和创新教材。十二五期间出版多部规划教材。下表为主要教材目录:

主编

教材名称

教材性质

出版社

谢春光

中西医临床内科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张晓云

中西医临床危重病学

西部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吴克明

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田理

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常克

中西医临床儿科学

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邓友章

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詹华奎

诊断学基础

全国高等中医教育精编教材

上海科技出版社


2.5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创新师资建设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中西医临床师资使用机制,围绕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以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依托四川省的“名医工程”,实施名师、名医、名家“三名工程”,充分调动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积极性;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设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制定培养计划,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深化临床带习师资管理,完善临床带习教师的准入与定期培训制度,建立起有序培养、科学使用、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专兼职结合的优秀临床教学师资队伍。

2.6重视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建好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继续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我校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临床研究和学科优势,构建与完善适应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和机制。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支持力度,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开展青苗扶持计划;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在社团建设、实践锻炼、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7 经费使用情况

子项目名称

子项目经费(万元)

中西医学特色专业

8.5

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眼科学教学团队

1

精品课程--骨与关节损伤

1

精品课程—诊断学基础

1

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

1


3.建设成效

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在建设期内,以本科生导师制为突破口,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目标,全面开展中医学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医学高等教育模式相结合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新版中西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2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一流教材

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建设国内一流重点学科。在建设期内,在已有的基础上主编了10部以上全国规划教材:

主编

教材名称

教材性质

出版社

谢春光

中西医临床内科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张晓云

中西医临床危重病学

西部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吴克明

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熊大经

中医耳鼻喉科学

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田理

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常克

中西医临床儿科学

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邓友章

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詹华奎

诊断学基础

全国高等中医教育精编教材

上海科技出版社


3.3搭建了一流的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加强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建设和机制建设,建成开展综合性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增强了为专业教学服务的能力;以直属附属医院申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契机,带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基地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3.4 形成专业规范,发挥示范作用

通过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与设施、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专业规范,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医学开展中医学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医学高等教育模式相结合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示范。


4.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意见及建议

根据学校特色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次中西医学专业综合改革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及教师资源进行了综合性改革,以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为示范,以中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促进中西医专业建设发展,我们总结不足,立足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需要积极加大各利益方的参与。加大各级教职人员、往届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参与力度;加大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教育机构的参与力度,认真听取校内外意见和建议,积极进行各项建设工作的整改;

第二,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西医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从重点学科中挖掘和培养热爱中西医教学的教师,不断完善中西医专业的教师梯队建设。

第三,以中医学能力型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资源,不断优化“一个体系,两套知识”的人才培养方案,建成具有全国引领示范作用的一套人才培养方案。

第四,始终坚持规范各项日常教学;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注重教学常态,加强教学环节的监测,组织好教学督导工作,完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