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教学建设>详细内容

教学建设

医学检验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5 15:52:00 浏览次数: 【字体:

医学检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项目完成单位: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项目负责人:罗萍

一、项目基本概况

2012年5月,医学检验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获批(川教函<2012>182号),该项目立足于医学检验校级特色专业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课程教材等影响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行立体化的综合建设和改革,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优的省级特色专业,形成岗位适应面广、实践特色鲜明、技能优势凸显的办学特色,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同类型高校医学检验专业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检验教育的后期分化,形成体外诊断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校企合作的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建设教学团队

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建设由稳定、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师资梯队组成的教学团队;引进校外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

(三)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

理清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推进三三五实践教学体系,即检验基本技能训练、检验核心技能训练、检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能力递进式技能训练框架, 搭建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三个训练平台,规范课程实验、实训、课间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课题设计五个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加强特色课程及教材建设

推进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打造1-2门省级精品课程,整合形成1门医学检验特色课程。自编2部特色教材并力争出版。

     三、具体工作举措

(一)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培养方案,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专业目录,医学检验(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学制由五年改为四年,学位由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这一调整结束了从1984年以来医学检验本科以五年制为主的办学格局,标志着既往以检验医师培养为目标将转向检验技师培养,更加强调对检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检验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推动检验医学的内涵和性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自动化、信息化和质量控制成为检验工作的核心;而体外诊断的发展使医学检验领域外延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和产品营销等。由此,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课题。本项目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新增电子学、医学?检验仪器学、体外诊断产品评价、实验室管理等课程,重构课程体系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育前期打通,后期分化,培养既符合医学检验内涵发展又能适应其外延拓展,既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又能从事体外诊断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型检验人才的目的。

(二)研究岗位需求,改革课程内容,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体外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集研发、生产、销售和临床检验服务为一体,己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基础,正从产业导入期步入成长期,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市场规模为20.7亿美元(约合136.8亿元),但市场份额仅为全球的3%,据此,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增长空间广阔,预计未来数年将保持约15%的增长速度,并纳入了国家十二五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因此,对人才需求特别旺盛,急需一专多能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既往针对医院检验科室单一人才培养方向和思路不再是唯一的目标。本项目在深入区域性体外诊断企业,如四川迈克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等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和分析医学检验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需求的变化,确定了新型检验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获得体外诊断技术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协调能力。为此,本项目着力推行教学内容改革,在传统检验知识体系中,新增现代生物技术新知识,如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现代分析技术。在培养方式上,聘请体外诊断企业或公司业务骨干、专家定期到校为学生作专门化的培训,或根据各岗位需求开设成体系的专业课程。完成校内培训后,学生进入企业或公司相应岗位,完成跟师学习,经过考核合格后将学生推荐到相关企业或公司和部门进行实习和就业。

(三)加强师资建设、抓好关键环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多种方式结合强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培训工作。包括举办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讲座;开设学院教学示范课,由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示范课堂教学,并介绍先进教学方法;定期举行学院教案比赛,对优秀教案进行奖励,并通过优秀教案的展示促进学院教师相互学习;以公开方式举行学院讲课比赛,通过比赛现场观摩及赛后专家点评具体生动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

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进步,对新入职教师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度,要求新教师通过观摩导师课堂教学,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备课,学习教案及讲义书写,并在导师督导下尝试授课,逐步掌握教学方法,形成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的能力。导师要以自身行动为青年教师树立师德素养的榜样。

为提供专业教师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保持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密切联系,坚持实施青年教师医院轮岗学习计划,自专业改革实施以来先后选派形态学教研室教师8人次到温州医学院参加形态学检验读片会,临床生化检验教研室、形态学教研室的青年教师 2名分别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为期6个月的进修学习。鼓励青年教师的学历提升,报考相关专业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13年共有4名教师考取了四川大学、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博士研究生,为学科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以两大核心课程群为重点,制订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并着手启动实施

以《微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组成的形态学类,《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分析测试类两大核心课程群为重点,将其纳入校级教学团队项目,制订教学团队的师资配置和建设的规划,具体包括通过引进博士/硕士青年教师以及鼓励青年教师学历提升,优化教学团队的学历结构;在现有教授和博士中,有计划地重点培养2-3名省级或校级教学名师;加强硕士生导师的队伍建设,2013年新增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生导师4 名。

3. 聘请校外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聘用客座及兼职教授担任限选课程的讲授,聘请临床实验室医学检验的优秀专家4人次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使我校学生获得校外教学资源,拓宽专业视野。

(四)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实践平台,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1. 以校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为基础,逐步推进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以检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推进三三五式实践教学体系。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构建检验基本技能训练、检验核心技能训练、检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能力递进式技能训练框架;搭建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三个训练平台;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课内实训与课间见习相结合、毕业实习与课题设计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等模式,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其中,突出三早(早接触专业、早接触临床、早就接触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逐步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启动实验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2012-2013年共获学校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110万,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全部仪器设备将于2013年底购置到位。20135月申报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医学检验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共170万,完成了设备的参数申报和论证,如能获批,将极大改善实验室现有状况。

完善实验项目信息库。将分散于各教研室各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中的实验项目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形成医学检验专业实验项目信息库。库中每个实验项目均包含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耗材等信息,通过对信息库的整体分析即可掌握整个专业实验设置是否结构合理,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有无针对相同类容重复开设实验,并能测算仪器的使用及损耗,可为合理布局专业课程实验设置,优化实验平台仪器利用提供有效参考。

3. 鼓励教师实验教学研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

鼓励专业课任课教师、实验带习教师申请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实验教学的反思和改革实践在学生实验中引入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实验,增加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4. 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搭建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平台

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一些课程中开放实验室,学生在课外可继续自行完成实验或重复训练,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验准备。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舞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全力打造和搭建一个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一方面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在现有2个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基地基础上,新建23个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申请学校大学生科研基金,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自主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2012年6-12月,学院在校外产学研一体基地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支持和配合、参与下,举办了学院首届科研创新课题设计大赛。大赛前后历时6个月,比赛由学生自行组队参与,自主确定指导老师。各队在指导老师帮助下选定设计题目,提出拟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广泛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有一定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最后撰写成课题设计书。经过学院专业教师组初评,从32份设计书中评选出十二份进入决赛。决赛采用课题设计方案报告及答辩形式,评委团由学院专业老师与产学研基地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参加决赛的设计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以设计新型采血装置为内容的课题设计受到评委的肯定,获得第一。

(五)推进精品课程,打造特色课程,不断提升教学软实力

1. 力争建设校级精品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并建设校级重点课程

以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现有校级精品课程《临床基础检验学》、《微生物学检验》,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元的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申请将《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医学检验仪器学》建设为校级重点课程。

2. 建立检验专业特色课程《检验综合技术》

通过对检验专业技术、能力体系的整合、分析、筛选及凝练,在第6学期(进入临床前)开设《检验综合技术》特色训练课程。从临床病例出发,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三类课程群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学生根据临床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需求,查阅文献解决理论和技术问题,开设综合性实验,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使学校教学贴近临床,提高学生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为2009级医学检验学生首次开设了本课程,学生普遍反应这门课程给了他们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将以往相互割裂的知识相互联系,通常需要查阅多学科的资料才能对问题进行正确、全面的分析,训练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的设置贴近临床实际,为学生胜任医学检验工作打好基础。

3. 启动特色教材的编写

启动了《检验综合技术》实验教材的编写。整理了《检验综合技术》课程第一轮授课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包括老师准备的案例背景资料,提出的问题及相关的参考材料,以及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形成了该课程教材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和提炼,以编写适合于CBSPBL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检验综合技术》特色教材为目的,拟定了教材的编写大纲,每个案例都通过病例分析、实验项目选择与应用、知识与技能、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五个部分编写。

进一步规范《检验基础技术》课程训练,完成编写《检验基础技能的考核与评价》特色教材,教材中筛选了刻度吸管、巴氏滴管、移液枪的使用,离心机的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常用的检验基础技术,将各项技术细分为多个影响操作质量的关键节点,对每个节点的评价给出等级判断标准,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客观、标准统一的评价提供了依据,保障了《检验基础技术》的授课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校级精品课程《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教学为蓝本,开发特色视频教材《临床检验基础常见错误与正确操作》。

三、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增体外诊断技术培养相关课程设置

2013年6月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新增体外诊断技术培养相关课程设置。初步确定了校企联合培养-体外诊断技术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理清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两个阶段的任务,以及期间学校和企业的培养任务,初步与已建立的产学研基地达成了联合培养的合作意向。

(二)教师执教能力得到提升,学历职称结构得以改善

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学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院教学督导专家评教优良率100%;学生课程评教均为90分以上。2013年学院何冬梅老师参评学校首届十佳教学新秀获得第三的好成绩,杨中柱老师参加学校优秀教案评选获得三等奖。

在学院的支持鼓励下,专业教师积极提升学历和职称水平,2012~2013年共有4位老师成功考取本专业博士研究生,1名教师晋升为教授,4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目前,学院46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比例增加。

2012年-2013年共有2 位老师分别进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检验科室进修。

2013年新增4位硕士生导师。

(三)成功举办了学院首届科研创新课题设计大赛

通过与产学研基地的合作,搭建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共有32支队伍参加,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增强了创新意识。此次比赛为联合产学研基地搭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平台积累了经验。

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受到了科研思维方法的实践训练,达到了培养科研思维,调动创新热情的目的,为与产学研基地共同搭建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开展更多形式,更接近实践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了基础。

(四)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得以改善

完成了实验项目信息统计入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专业实验项目信息库,为对专业实验项目做系统分析,并进行调整优化做好了准备。

2013年6月,新申请获批实验技术改革项目4 项。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计划到位经费32万。

(五)特色课程和教材建设进展明显

《检验综合技术》特色课程在2009级医学检验学生中成功完成首次授课,学生在实习前通过该门课程的训练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案例情景中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学习了查阅资料,综合分析,为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最好了准备。

通过首次授课,《检验综合技术》特色课程形成了课程教材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和提炼,拟定了教材的编写大纲。

完成《检验基础技能的考核与评价》特色教材的初稿编写。

开发了特色视频教材《临床检验基础常见错误与正确操作》。

四、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存在问题

1. 由于受到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医院检验科这一传统理念的影响,学生在专业后期对体外诊断技术这一专业方向的接受需要更广泛的宣传。

2. 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开放实验室的机制还不完善,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师资队伍的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二)下一步工作意见及建议

1. 进一步完善体外诊断技术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行专业后期分化教育;明确与企业实现合作的细节事项,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开办校企联合创新实验班,培养特色人才。

2. 继续执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计划,提升教学能力。培养有专业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建设形态学检验校级教学团队。

3. 建设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基地,搭建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

4. 完成《检验综合技术》教材编写。启动《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医学检验仪器学》重点课程建设。申报《微生物检验》省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