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网站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科大党史故事】江畔热土铸伟业

作者:韩静 时间:2021-09-21 资料来源: 党委宣传统战部(教师工作部) 浏览次数: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日前,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推出讲好“三个故事”之“科大党史故事”“党史故事青年说”“煤炭精神故事”专栏。今天,我们推出“科大党史故事”第四期,讲述两地办学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一起讲述在学校发展各个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和故事,一起在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动力。

在黑龙江科技大学74年的办学历史中,有一段历史必须要被浓墨重彩的书写,有一个故事必须要讲给每一个科大人听,有一群人他们的事迹必定会被永远铭记。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47年在鸡西创办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更名为黑龙江矿业学院,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但学校因地域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局限,发展一度受阻。由于学校地处高寒边境的山里,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许多优秀的教师‘雁南飞’了。“那时学校进口不畅,出口不通,就好比在沙漠中前行的驼队,没有水分,濒临死亡。”是坐以待毙还是寻求生路?2000年,学校领导班子抢抓“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的机遇,当机立断,决定搬迁到省城哈尔滨。2003年,学校实现了从煤城鸡西到省城哈尔滨的主体迁移。做到了牵校不拔根,更名不改姓,在百年糖厂的一片废墟上从无到有建成了今天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坚持两地办学的过程中,有无数的科大人为学校发展建设付出了汗水、泪水、血水甚至生命。

一、艰难的抉择

2001年1月18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正在报业大厦进行,从2000年11月16日起,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学校以5400万元的价格,与哈尔滨市轻工局正式签订了整体购买哈尔滨糖厂的合同。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开启了学校办学史上的新篇章。

作为一所1947年成立的高校,学校从战火中走来,也曾有着辉煌的办学历程,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1998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开始,学校在鸡西办学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困难:一是由于地处偏僻,导致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二是人才流失严重,教职工待遇较低,科研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恶劣”,如1985年开始实施的用100万元培养100名硕博生的“双百工程”,几乎无一人回校工作;三是由于考生及其家长选地域、选学校、选专业,招1000来600已成为正常现象;四是由于办学空间狭小,已不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需要。这一切不但严重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已危及到了学校的生存,影响到了教职工的根本利益。面对办学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规模、质量、效益受到严重制约的严峻形势,面对教职工求事业发展、求生活质量提高和的严酷现实,学校党委顺应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这一“天时”, 顺应哈尔滨开发江北和哈糖厂破产这一“地利”,顺应学校几届班子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心愿这一“人和”,本着有利于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共享人才,有利于招生与就业,有利于充实学校内涵和拓宽办学领域,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依据1999年6月12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高校可以到外地合作办学”等政策,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毅然决然地做出哈尔滨扩建新校区的决策,并于2001年1月18日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时也在原国家计委进行了立项。这一决策被时任省委副书记刘东辉认为是“明智的选择,战略的举措”,它犹如一把神奇的金钥匙,破解了地域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对学校发展的掣肘,打开了学校走出低谷的不二法门,为稳定大局注入了一剂良药,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心中播下了绿色希望。

二、艰辛的创业之路

1、选址

自2000年1月3日做出“在哈尔滨扩建校区”的决策之后,学校先后在哈尔滨考察了多处地点,最终选择了位于松花江畔的百年糖厂旧址兴建新校区。在选址确定之后26天,学校时任党委书记宋长生、院长赵国刚、副书记李青、常务副院长孙登林等组成了谈判代表团,与哈尔滨糖厂的上级主管单位——哈尔滨市轻工业局领导坐在了谈判桌前。双方各代表一方的利益,讨价还价很激烈,好在双方都能坦诚相见,很快便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两个月以后,学院和哈尔滨市轻工业签订了《黑龙江科技学院整体购买破产企业哈尔滨糖厂资产合同》。

2、融资

协议签订完了,更为艰难融资之路才刚刚开启。在协议签订后的第二天,宋长生便立马率领融资组的同志们,向省计委、省教委有关领导汇报扩建哈校区的进展情况,2天后拿到批文。然后,便兵分两路:一路由党委副书记李青带领融资办的同志到各处筹款;一路由常务副院长孙登林带领徐向国等同志从2月初起入住糖厂,开始筹建。

融资的路举步维艰,贷款的努力一次次泡汤,而4月15日必须将5000万汇人糖厂破产清算组的规定却一点儿没商量。“4.15”这只红色的警示灯,时刻在提醒着融资组的工作人员。

向政府伸手?我省作为欠发达的地区,每年用于高校的基本建设经费分到全省几十所高校,对我们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怎么办?自己的梦需要自己圆,少给政府找麻烦。对此,学校提出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另一方面大胆尝试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新模式——经营学校,即把教育事业当作产业一样来经营,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社会上的钱办学校的事,走一条通过学校与银行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与社会合作、学校与国内外政府合作,多渠道、超常规、高效益建设校区的发展新路。

2001年4月13日,购买糖厂的资金基本到位,融资和筹建的同志们终于把心放在肚子里了。而这时,宋长生等同志的脚上还穿着冬天的棉鞋,连日的奔波竟使他们忽略了冬天已逝,春天已经到来。

为了后续建设资金的到位,学校通过坚持“五个不放松”(抓住政府主渠道不放松,抓住扩大招生规模和多性质招生不放松,抓住银校、企校、国内外合作不放松,抓住盘活资产、以项目引资金不放松,抓住提高工作效率、全成本核算不放松),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积极进行运作,采用冠名等方式请国内外一些单位与个人特别是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及哈尔滨、大庆等市政府和一些施工单位在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建设了多处文化景点;采取银行贷款和以项目引资金的方式,引进社会化力量参与学院建设,为学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多方联系,获得奥地利政府低息贷款,成为省内首家获得国外政府贷款购买实验室设备的高校。2003年10月19日,《黑龙江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黑科院大打‘经营学校’牌亮点频频,市场化运作,完成主校区搬迁,容纳1.7万学生的现代化校园在省城拔地而起”的报道,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筹建

土地买下来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把厂房改造成教室、把废墟变成大学,融资和建设的任务还异常艰巨,而哈校区建设攻坚战这付重担就历史地落到了筹建和融资这两支队伍的肩上。

面对难以下咽的方便面和没有厕所的小旅馆;面对一米多深的积雪和使人瑟瑟发抖的怒吼江风;面对5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改造成教室这一超出常人想象的任务;面对学生即将入住,食堂改造却还没有眉目的窘境;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不仅工程不能停,还要抢工期;面对施工时间仅有240天就要使5.4万平方米的教学主楼交付使用这一建筑史上的不可能;筹建和融资的同志们从事关学校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公与私、荣与辱、名与利、生与死等问题,在思想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扎实,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整虚景,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主动承担责任,灵活应对挑战,大胆尝试新方法,不断超越自我,用行动谱写了一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超越常规、跨越发展的哈校区建设之歌。白天,他们要在风雪中测量,“冰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晚上,大家还得聚在一起整理数据,绘制图纸,编写报告。他们放弃了法定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有的亲人病故了也不能回家看一眼,有的妻子住院也不能在身边陪伴,有的放弃了考研、深造的机会,有的带病坚持工作在一线……

自2001年1月18日与哈市轻工局签订整体购买哈尔滨糖厂资产及土地合同,到2004年9月5日举行哈校区落成庆典,一座能够容纳20000人的大学城巍然屹立在松花江北岸。

4、两地办学、主体迁移

以2001年10月首批1000余名学生按期进入哈校区为标志,学校一校两地四区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党委按照科学领导、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及时明确两地办学应坚持的原则和工作方式、方法,在人员分散、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加强组织协调,保证了教学秩序正常,及时处理解决了在建设、贷款、资产转让、防非典、主体迁移等工作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联系开发商建设职工住宅,还在职工子女就学、畅通水陆交通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基本解决了以“三高”为主的教职工配偶的工作问题,实现了鸡西校区水、电、暖的托管,解除了在鸡西生活的老同志的思想顾虑;按照净化、绿化、美化、有文化的要求,深入开展“六防止、三杜绝”活动,基本做到了教职工无怨言、教学质量无下滑、工地无事故、校园无不稳定事件,开创了两地办学的新局面。

金龙大客从鸡西校区出发

边建设边办学学生早晨上学

在一校两地四校区办学的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书写。尤其是我们可爱的教师,为了搞好两地教学,有病的老人顾不上照顾,年幼的孩子顾不上哺育,经常往返哈鸡两个校区。我们至今还记得在两地办学期间这样的情景,在原校区办公楼前金龙大客即将发车时,丈夫送妻子、妻子送丈夫,孩子依依不舍,甚至是哇哇直哭,但我们的教师眼含热泪毅然舍下还在哭泣的孩子登车出发,那情那景,无人不为之动情,无人不感叹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教师的精神;在这三年多的历程中,为了哈校区建设,为了保证两地办学,为了实现主体顺利迁移,他们牺牲了诸多个人利益,作人子为人女不能常尽孝道,作人夫为人妻不能常尽义务,作人父为人母不能常尽责任,作人朋为人友不能常联络感情,大家无怨无悔。因为通过大家的努力,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艳羡,赢得了有志之士愿来此从事教学科研,赢得了愿成才的青年学生到这里继续深造。还因为通过大家的努力,换来了学院的蒸蒸日上和蓬勃生机,换来了凝聚的人心和团结的力量,换来了学院最为宝贵的、永远的精神财富,换来了自力更生建成的美丽校园,换来了学科建设的加强和办学层次的提高,换来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为学院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香港《文汇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对我院跨越式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广泛报道,博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根据历史资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