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天山 | 成中医人在新疆
人物名片
何念善,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1979级中医学校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农工党新疆区委会直属综合支部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全国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第二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首届兵团名中医,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2020年,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名中医”。
选择成中医,踏上热爱之旅
“一双手,一支笔,就可以给人看病。”母亲说的话鼓励何念善迈入了中医之门。1979年,高考结束后,何念善在家人的期望下进入成都中医学院学习中医学。刚开始,何念善认为中医是比较枯燥的,每天需要背古文、背方剂。“当时还比较年轻,对中医不太感兴趣。但我对古典文学颇为热爱,所以医古文的功底还是不错的。”大学诵读经典为何念善以后的从医之路打下了基础。而何念善对中医学深深的热爱,则是始于工作之后看到中医给病人带来了健康和幸福,许多病人因接受中医治疗而痊愈。“这个过程充满了快乐。”
虽然时隔久远,何念善仍清楚地记得陈潮祖老先生的教诲。“因为陈老一年四季穿棉衣,所以我们打趣地称他为‘陈阳虚’。”何念善回忆道,“我当时感冒请他开方子,问了他一个问题——前期症状表现为伤寒,之后出现了嗓子疼、干的症状,怎么医治呢?”陈教授当时对我说:“风寒入里化热,所以后期要用清热的药。”陈潮祖教授的话让何念善知道了“患病的时间段不同,治疗方式随之不同”。也正是如此,在以后的行医诊断过程中,何念善始终坚持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兵团给了我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何念善完全可以在内地找到很好的工作。为什么放弃在内地的发展机会而奔赴新疆呢?何念善是这样解释的:“想出去看一看,开阔自己的眼界,锻炼自己。且在当时国家号召青年支边的大背景下,与内地相比,新疆更能提供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因此,怀揣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何念善踏上了发展新疆中医药事业的浩荡征途。
何念善刚到新疆支边时,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饮食习惯差异。在四川长大的他吃不惯羊肉,每周医院食堂只提供1-2次米饭,其它时候是面条。面对霄壤之别的地理环境、饮食风格和生活习惯,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靠着韧劲努力克服困难,去适应、融入当地。
除了生活方面带来的挑战,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当地医疗水平偏低。新疆中医药体系和中医药服务能力都亟待提高,且各地的中医药发展也不均衡。当时整个新疆就只有乌鲁木齐建有中医院,其他地方仅有小的中医科门诊,中医药的发展主要靠内地援疆。何念善回忆:“当时成都中医学院第一届有四个毕业生援疆,其中的金洪元、李兴培后来还成为了全国名中医。不止成都,像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各地都有中医专家或学生援疆。”
(在南疆三师53团一连农工家为其诊病,左为何念善)
(左1为何念善)
2002年9月,担任兵团医院中医科主任的何念善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对中医科室进行改革。“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专科发展起来,同时我也细化了内科,让医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另外我还派科室的医务人员去北京、南京、成都等地中医院进修学习。”在何念善与同事们的努力下,这些措施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医科青年医生的研究生比例达到85%,科室的技术水平和人员文化水平都达到了三甲的标准。
(何念善给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讲课)
(何念善给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讲课)
此后,何念善一直坚持初心,尽力去帮助和指导更多的地方建立中医馆,来发展新疆的中医药事业。何念善参与了整个兵团中医馆的建设,带领团队亲自到各地考察设计,派医生过去为当地人提供中医药服务,让中医药更多的普及,也让当地人民收益。其中的四师77团是何念善援助的众多对象之一,“当时的四师77团条件很差,我们的青年医生下乡支援去这里,要什么没什么,基本上没有设备。”何念善说,“所以我提议在那里成立一个中医馆,并对诊疗室、煎药房等的布局提出建议。中医馆建成后我们带北京援疆专家一起去搞了一次义诊活动,每年派青年医生下乡支援,同时他们的医生也到我们这里来学习。”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何念善的足迹踏遍天山南北,为新疆各族群众提供了中医药服务,帮助和指导了十一师卡子湾医院、十一师医院、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104团医院、三师53团医院及四师77团医院建中医馆,为新疆地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做出了一份贡献。
(与北京专家一起拟定中医预防方,中为何念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何念善临危受命,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救治中医专家组组长,先后赶赴兵团九师、四师进行支援。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且全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疗还处在摸索阶段,但何念善始终秉承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则,提出了“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的预防方案。同时根据新疆地处西北,气候干燥的地理特征,加入了少许养阴和清热的药物,制定了预防新冠的药方,兵团疫情防控指挥部将其作为文件附件下发到各个师。数十万人服用了预防新冠的中药汤剂,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和群众的高度称赞。对此,何念善认为:“能在抗疫时期,用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对国家做出贡献,我感到非常荣幸。”
(图为何念善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做一个青春中医人
中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所具有的良好的临床效果。何念善认为,中医有疗效是我们对中医建立自信的根基。在他看来,现在年轻人对中医没兴趣,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临床上接受过中医的治疗。中医治疗很多慢性病非常有效,比如不是很严重的糖尿病,经过中医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有效缓解。“我小时候经常流鼻血,喝了中药之后就能控制很长时间,效果远远好于西医。”何念善说道。
《黄帝内经》写道:“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对于中医,何念善有自己的理解,他提出了“青春中医”的概念。在他看来,尽管中医历史悠久,但中医的理论、治疗手段、治疗技术总是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其次,中医具有内在生命力,使其蓬勃发展,不断壮大,“最开始的中医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等地,后面发展到全中国,再发展到东南亚、东亚,直至现在已经发展传播到了全世界。中医不断开疆拓土,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因“我对书里面的中医形象总是老头感到不满,我们要改变呆板、年迈的中医形象,继而以青春有活力的形象展示在众人面前。”
如何做一个青春中医人?何念善给出了答案:“做一个自信、开放、有活力的中医人。”第一,自信,是指不仅要具有对中医文化的理论自信,还要拥有疗效自信;第二,开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向传统医学开放,如学习阿拉伯医学以及国内的藏医、蒙医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精华去发展中医。二是向西医开放,中医人要学习掌握西医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种检验检查方法,中医人也需要看得懂检验检查报告。三是向现代最新科学开放,学中医的同时也应该学好信息论系统论等知识,让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紧密结合,才能促进中医的发展;第三,有活力,中医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用自身的活力去感染他人,给他人注入新的活力。
“中医人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在临床上多实践,识证认方,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让中医药事业不断传承、发展。”
(文/全媒体中心 钱吕新 杜金耀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