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app下载,必赢体育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主站
教学机构
党政管理
科研及产业机构
公共服务
专题栏目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未指定
欢迎光临 成中医故事 !
您的位置:首页 >讲述---成中医往事>详细内容

讲述---成中医往事

成中医往事 | 曾应台医事小传:三仁汤加减治疗小儿久咳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06 09:00:1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校各家学说博士生导师宋兴教授是曾应台老师的关门弟子,据宋教授回忆,曾老曾运用三仁汤加减治愈一例小儿久咳,他至今记忆犹新。 

1978年,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单身职工都住集体宿舍,一层楼有二十多个房间,一条共用通道把房间隔成南北两排,三个青年教师共住一间十二平方的房间,有孩子的特殊照顾,可独住一间,房间与房间门窗相对,谈笑相闻。外语教研室一位陈姓女老师的周岁左右小孩患咳嗽月余,昼夜咳嗽不止,哭闹不休,扰得四邻不安。但又不好提意见,人家也是没有办法呀!只能以关心的方式建议她积极给小孩治疗。

陈老师也知道孩子生病给左邻右舍造成了不小的打扰,于是一谈到这事就连声道歉。还好,同是蜗居苦命人,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孩子咳嗽哭闹声中,从没有任何人高声抗议,更没有因这事和孩子的妈妈发生过争吵。只是摇头叹息而已。

宋教授刚刚参加工作,就在郑孝昌教授的引荐下,作为关门弟子拜在曾老门下。时常去曾老那儿请教问题,并帮曾老抄写处方,因而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后来宋老师见邻居的小孩久咳不愈,就主动建议去找曾老看看,并领着陈老师到曾老家中去求治。曾老看了陈老师带着的近二十张处方,多半是止嗽散,还有少半是麻杏石甘汤,没有吭声。曾老问得小孩二便基本正常,查验指纹略显暗红,舌质略红,舌中心红如指甲盖一块红而少苔,四周满布薄黄微腻苔。就简要地讲:这是个湿热咳嗽,由于咳嗽时间较长,导致气阴两伤,小孩形体、二便尚可,不必益气,但佐少许清养肺胃阴津药物即可。于是就开了个三仁汤去滑石,加苇茎、荷叶、麦冬、生稻芽的方,嘱连续服3剂,少量频服。并嘱白粥素菜羹为主食,忌油腻、零食。

宋老师说他当时看了这个方非常失望,后悔不该主动带陈老师去找曾老诊治。因为曾老所用药物宣肺之功远不如麻杏石甘汤,止咳之力远不如止咳散,前面的方都久治无功,曾老开这么平淡的药,岂能胜任?心里虽那么想,嘴里却不好讲,只好带着失望的心情陪同陈老师回到宿舍。

没想到,就是这样平淡的药物,却收到了一服咳止,尽剂而愈的惊人疗效。用宋教授的话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真是令人感到震惊!”

后来再去找曾老进行善后调理,曾老说,小儿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只要喂养得法,穿戴适宜,其实是不需要特别调理的。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了少许莲子、扁豆、南沙参之类的药,这个久咳月余的小孩就完全康复了。

宋教授至今还感叹不已地说自己的辨证论治理念就是在这样的临床震撼中不断得到深化,不断得到巩固。

人物资料

生平简介:

曾应台(1910—1984),副教授,四川永川人。自幼聪明勤学,启蒙于诸子经史。1932年毕业于华西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文学院,后到永川中学任教。治学严谨,人品高洁,性情孤傲。平日不与人交往,或独坐斗室,神会于诸子百家;或昂首挺胸,孑然独步于校园树阴之下。曾老还身怀金石篆刻和微雕两种绝技,但却从不人前卖弄,故知者甚少。

曾老青年时期即喜爱中医,教学之余博览中医药典籍,通过自学,对中医学理领悟渐深,对中医辨证论治亦渐入化境,为人临床诊疗,多获奇效。医名远播,达于省城。1954年应聘于成都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并自编《中医儿科学》教材。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即受聘到学校内儿科学教研组任教,主讲中医儿科学、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后担任儿科教研组组长。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同时任中医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招收过两届儿科研究生。

在此期间,曾老编写了《中医儿科学》本科教材,还组织编写了《中医儿科学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其中融入了他个人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教材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还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了《谈谈中医儿科证治特点》《明代儿科医家万全论小儿证治——根据万氏育婴家秘发微赋译意》《治疗晚期血吸虫病39例》《治疗小儿腹泻269例》《中医药治疗口腔粘膜白斑一例》《治愈两例先天性胆道阻塞的体会》等多篇论文。

学术成就:

曾老在儿科方面,特别推崇钱乙、万全和叶桂的学说,认为小儿虽以热病居多,但稚阴稚阳之体,既不宜寒凉攻伐,又不宜温补滋填,力倡以温和平易之治为贵。用方以泻白散、导赤散、参苓白术散、保和丸、三仁汤、六君子汤为代表。对小儿咳嗽、哮喘颇有心得,力主初咳莫止咳,新喘莫收涩,辨证施方药,才是医中杰。

曾老不仅对中医儿科研究精深,而且对温病、杂病也颇有擅长。他远绍仲景,博览金元刘、张、李、朱诸家。学通古今而识具卓见,法效百家而归重于辨证。

治温病力推叶、薛、王三家,认为吴鞠通说理细密有致,而用药不够轻灵,其理可学而其法不可尽取。并指出:在吴氏医案中体现出的大剂重剂滋阴一法,尤其应当在严谨辨证前提下慎取慎用!以免阻碍中焦气机升降造成节外生枝的不良影响。

治杂病力倡重视先后天之本,后天重在温运脾胃,先天重在温养肾气。对肝硬化和慢性肾功衰类病症的治疗尤有心得。治肝硬化他尤其善于运用水蛭化瘀散结软肝,谓水蛭能破能补,久用无害;治肾功衰他力主不用或尽量少用激素类药,强调早期中药介入,而且强调选方用药不得有违辨证论治原则,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疗效。曾老的处方药味少,药量轻重收放自如,疗效卓著,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全国凡召开这两类病症的学术研讨会,大多都会礼聘他去作专题演讲。

终审:宣传部新闻管理员